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成智慧农贸,现阶段遇到了哪些问题?

  众所周知,农贸市场一般情况下是指城乡设立的可以进行自由买卖农副产品的市场,80年代体制建设的产物,而且多数农贸市场经过早先几十年的变迁发展,其构成格局基本上已经定型,再加上其特定的地理位置,比如老城区、老社区等等,以及区域消费条件、人群等等,都导致了现在有一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面临着诸多制约,改造难点大。专业农贸市场智慧化升级改造专家——中科深信,在全国有三百多家智慧农贸样板市场案例,经验丰富,团队实力强劲,是农贸行业及领域较早的厂商!

1543484796871525.jpg

一 是农贸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各方的标准和要求难以衡量。

  众所周知,我国的很多数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是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进行的,而这种机制虽然在前期建设时调动了社会各方资源投资建设市场的积极性,但同时也造成农贸市场后期产权性质的复杂化,到底农贸市场是要保持公益性、社会性,还是进入市场,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样的分歧和疑问,也间接导致了现在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很难达成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此外,再加上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部分农贸市场投资主体风险累加,经营不善或者过于追利等等,都会大大降低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积极性!

 IMG_0538.JPG


二是部分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条件陈旧残缺,要升级改造成本高。


  基础设施老化、陈旧、落后,基础建设薄弱,公共服务滞后等等,这些已经无法支撑现代农贸市场 “大跃进”、大规模式的彻底升级改造。众所周知,很多城区的农贸市场都是已经开门运营一二十年的老市场,初建时受设计规划条件、经济环境和年代所限,本来就已经设施功能不全,再加上如今“风烛残年”,电路、通风、采光、地下管道、结构布局等问题频出。这一定程度上导致,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升级改造,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现实中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单单投资主体能否吃的消、走长远就可能要打上问号了,而且这个问题,在一些二三四线城镇,放大遇阻的可能性更大。另外,不得不说,随着一些生鲜新零售模式的问世和舆论中心的反应,也从侧面分走了资本方对于传统农贸市场投入大量资金改造的积极性!

IMG_1046.JPG

 

三、监管的不到位以及激烈、无序竞争的占道菜摊现象,会普遍影响投资主体改造的信心。


  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部门存在监管缺位的现象,致使农贸市场日常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也滋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农贸市场周边长期存在的马路菜市场,甚至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最常见“现象”。只要有农贸市场的地方,就会有马路市场的存在。显然,这对于农贸市场或者新改造后的市场来说,都无疑是最大的“心病”。不但会造成升级改造后整体宣传的星级农贸市场、环境干净新农贸市场等新形象荡然无存,而且还会造成农贸市场投资主体整体投资信心不足,心里打鼓,观望,心想“我没改造前,你在,也就算了,我改了之后,你还在,这还升级改造它干什么。”


IMG_0968.PNG


四、农贸市场当前的有限场地空间和土地价格,制约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众多周知,很多城区农贸市场都是建造于楼房密集的有限区域内,或者围绕着社区而建(可能还是老社区),这些一方面会导致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所需新场地空间受到限制,很难增加新的功能需求建设;另一方面受制于土地房地产经济近年来的“水涨船高”,无形中导致很多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或者征迁扩大面积所需成本巨大,因此,这也是现在改造升级传统农贸市场的一大难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