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教育部牵头接连发布关于学校食堂、学生营养餐管理规定等多条新政,打出“联合监督+追责”组合拳,旨在致力食品安全顽疾,新政出台有利于市场调整与规范管理,同时也带来了利益重新分配的新机遇。
2019年3月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关于食品安全的“罗生门”事件,无论结局如何,谁又背了谁的锅,都不再是关注的重点。
庆幸的是,这件事扯下了学校食堂食安现状的遮羞布,加速了政府建设食安防线工程的脚步。在此之后,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校园食堂管理与抽查力度明显加大,食堂食材准入机制日趋完善。
规定从内外部着手,重点强化校园内部食堂管控,限制外部不可控食品流入校园食堂。
规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
并提出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还应建立家长陪餐制度;
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其次,规定3次强调校园信息化建设食品安全防线。
加快建设校园信息化进度,实现视频监控覆盖,鼓励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食品来源、采购、加工制作全过程的监督。
强调学校食堂需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如实、准确、完整记录并保存食品进货查验等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
鼓励食堂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食品经营信息。
此时,规定重点明确校方相关责任人,对于食品加工与食材供应流程多在监督层面,停留在于食品安全事故防护与应急反应层面。
紧接着,2019年3月16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卫生健康委联合下达2019年食品安全“硬任务”:全国校园食堂“明厨亮灶”比例要达到70%;全国校园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率要控制在全国学校、食堂数量的万分之二以内,并低于2018年数据。
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势在必行,学校食堂上游供应同样受到关注,加快推进完善学校食堂食材溯源追责体系成了关键举措。
相关律师界人士表示,通知只在特定领域生效,即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农村地区学校食堂)范围内;但通知相比3月印发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显更加严苛,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不规范的行为,作出了进一步的安排与指示。
市场需求决定产品供给,下游形态影响上游结构。
学校食堂自营,意味着这部分学校食堂食材供应重新回到市场。且此新政有望推行全国。
在鼓励有条件的情况下,考虑到节省采购成本,同一区域范围内学校食堂食材采购有望走上集采集配道路,对生鲜供应链端市场也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针对今年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学校食堂管理规定及通知,不少业内从业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蔬东坡联合创始人付功卫表示:全国有2000多个县,目前不少县域学校食材集采配送都在规划、运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本次五部委的联合发文,将释放更巨大的市场红利!
重庆幼鲜通创始人康栋梁表示:目前通知适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范围,以后有望推行城镇范围的话,对幼鲜通影响并不大,东西都要买,关键还是拼服务和产品。
第四,响应国家的要求和标准
长期以来,学校食堂多以团膳集团承包为主,食材供应或是集团自营或是在招投标的过程中被关系户把持着,市场上一些优质的食材供应商只得望梅止渴。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和专任教师占比情况(2013年)
2013年有效数据统计,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比例约为69.5%。考虑到近几年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我们暂且预设这一数值为65%。
那么,中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预计将达到0.97亿(该数据仅供参考)。
每年0.97亿人次用餐市场,背后蕴含的食材供应市场不可估量(保守估计在1000亿之上)。
与面向的大市场容量相反的是,学校食堂食材配送市场并不容乐观。
目前学校食堂食材供应源头较为分散,据调研,10人以下小作坊食材原料供应商占比约达80%,规模以上企业占比仅20%(市场占有率约30%),供应水平参差不齐;
此外,学校食堂食材供应链条上信息化渗透率较低,产业链上各企业的信息记录及存储多以传统的人工登记造册等方式,导致食安监管源头追溯难度大。
再次,国内专业的学校食堂食材供应企业十分有限,以食配企业服务客户和配送品类为依据,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全区域全级别学校食材配送企业,通常这类配送企业不单单服务学校用户,还有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餐饮店业务线,而且学校客户也是从幼儿园到大学、专科类院校等都有,业务线比较庞大,比如重庆渝教集团(年产值超2亿)、沈阳聚全鑫(年产值超1个亿)、云南春晖教学(近100家学校)、重庆菜到家……
也有专业经营学校营养餐类的企业,比如织金丰盛园(200多家学校)、云南安达食品、贵州吉仓商贸、禄劝卓越农业等。
第二,专注幼儿园食材配送的企业,主要为当地单一的幼儿园食堂进行食材配送服务,在这一领域追求极致,目前发展较为成功的企业的如重庆幼鲜通(年产值近1亿)、江西辉腾、西安优菜谷、山东双购农业(覆盖2万幼儿);
第三,垂直品类的生鲜配送企业,是指为学校提供单一品类食材的配送企业,多是单价较高的冻品、粮油、肉禽类等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