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菜市场都还是传统的经营方式,但是也有很多菜市场转化为“互联网+农贸市场”的新型商业模式,下面小编给大家说说智慧农贸给经营户带来了什么变化?
1、互联网大潮带来的客户争夺战
市场最善于为消费者解决难题,但对于农贸市场经营户而言,互联网在他们眼中有利有弊,爱恨交织。习惯性思维会使一部分人对互联网产生抵触心理,他们会片面地认为某东和某宝的网上生鲜超市正在分薄他们的利润,日渐成熟的“蔬菜配送”可能断了他们的后路,但是无论如何,这些经营户们始终都要面对互联网经济到来时的汹涌大潮。
往深层次看,互联网带来的是信息碎片化的整合。从长远看,互联网带给农贸市场经营户的是便利,是鼓励,而不是伤害和侵夺。通过智慧农贸市场,便可一窥端倪。
在市场管理方对经营户的信用评级体系中,消费者只要进行扫码就能知道经营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该在哪个摊位买菜。在这种机制下,经营户们就不敢缺斤短两,哄抬价格,或是售卖不合格农产品;另一方面,可以督促信用等级低的经营户努力改善经营状态,或彻底淘汰劣质经营户,从而整顿了市场风气,形成市场经营的良性循环,让优质经营户脱颖而出,对整个经营户群体的素质提升来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农贸市场经营户受益于互联网
转变思维模式,把互联网变成自己手中的利器,农贸市场经营者才会扭转局势,变不利为有利。事实上,相比传统的单一销售模式,互联网会大大增加经营者的营业收入。
一个小小的“扫码”之举,不仅仅方便了付款,节省了交易时间,它还是买卖双方信息互通的一个入口;既可以溯源、也可以记账、还能进一步成为搜集消费者购物信息的平台。
农贸市场经营户接待的多为老客户,当消费者每天都在固定的摊位购买特定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工具,每位消费者的购物轨迹和偏好就能被勾画出来,进入数据库中,农贸市场经营户们就可以据此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引入互联网的工具和手段,农贸市场经营户在增加营业收入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店铺日常运营,更重要的是每一笔交易的数据化,为经营户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长期的紧密联系。
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农贸市场的种种举措不但打消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也改变了消费者对传统农贸市场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从“扫码”开始,农贸市场开始了对互联网经济的最直接反映,新的局面即将拉开,农贸市场经营户们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会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