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叫醒一个城市的是什么?是勤劳的环卫工人,是匆忙的上班族,也是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提到菜市场大家想到的可能往往是脏、乱、嘈杂这样的词汇,过去的西窑菜场也是这样的,然而如今的它已经大变样,摊位规范整洁,修葺过的的市场大门显得很有气势,大门上的LED显示屏整齐的滚动着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切都向来来往往的人群展示着它的新面貌。
1
打造文明菜场, 西窑菜场旧貌换新颜
占地800多㎡的西窑菜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是重点整改的部分。今年6月,西窑社区将西窑菜市场内部设施、摊点摊位做了重新安排,一下子就改变了原本乱摆乱放的现象。
新安装的门头牌坊,LED显示屏上除了向人们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大家也可以在上面发广告、失物招领等等,菜市场一下子变得高大上起来。没有了脏乱差,现在整个菜市场看起来焕然一新。
外貌被改变了,秩序同样应该规范起来。菜场内的监管办公室每天有两名管理人员值班负责日常菜场秩序的维护,两名负责菜场的卫生,还有人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管,有公示、有监管,有投诉就处理。力求能够打造一个有序、文明、整洁的菜市场。
以后里面的摊贩再也不能缺斤少两,卖劣质商品了,否则就可能面临罚款的危险,顾客们也更加放心。
2
环境复杂宣传难,创城宣传拼耐心
西窑菜市场的改造只是西窑社区创城工作中的一部分,社区居民的创城知识宣传工作同样是西窑社区重点投入的部分。光是由城中村改为的居民区部分就有400多户常住居民,将近4000人。此外还有19个居民小区,人口数量庞大,且租户较多,人口流动性强,在创城宣传上困难重重。
面对庞大的人流,西窑社区和四个结对单位:大理州委编办、州国资公司、大理市检查院、大理供电局的志愿者三次入户,逐户宣传。
然而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白天和工作日大多数居民并不在家,志愿者们去了只能是无功而返,志愿者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将入户的时间改到晚上和周末,志愿者的加班工作终于敲开了更多住户的门。
最终三次入户宣传的活动,共计入户约2600户,发放资料6000余份、粘贴市民公约100余张、粘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海报120余张,发放创建文明城市环保袋1200个。
还在辖区内的13个住户小区安装了核心价值观展板和宣传画,就怕有宣传上的“漏网之鱼”。
然而这仅仅只是解决了固定的居民,那些来去匆匆的流动性人口又成为了宣传的一大难题,怎么办呢?最终志愿者们决定以静制动,进行定点宣传,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活动。南来北往的西窑菜场成了最佳的“守株待兔”点。
今年5月15日在西窑菜市场进行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活动,无论是商贩摊主,还是只是路过买个菜的人,志愿者都会向他们发放宣传资料和环保袋,面对不了解的人都耐心的讲解。这样的活动不仅解决西窑社区流动人口宣传难的问题,还把宣传的范围从西窑社区拓展了出去,活动的效果好,志愿者们也更加有干劲。
志愿者不愿意放过任何一次向居民宣传的机会。我们平常在社区里巡查的时候,遇到住户也会向他们宣传,这里的租户很多都是外省人,对创城不理解的我们就多沟通,尽力宣传,让他们知道大理正在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徐奇超这样说到。
3
环境治理出新招,给污水、小广告一个去处
西窑社区也有很多老旧的小区,同样患有普通老旧小区的通病----环境脏乱差。尤其是城改居的小区,家里还有旱厕、婚丧嫁娶都要在家里办客请吃饭,这些生活、办客产生的污水怎么解决呢?过去的居民都是怎么方便就怎么倒。现在这些污水有了更好的去处,西窑社区给居民们建造了化粪池。
同时还建造了两个办客点,以七块钱一桌的价钱向居民提供办客用的座椅和餐具。这两个办客点还设有隔油池,隔油池的建造是完全符合洱海保护标准的。
有了化粪池、有了隔油池,污水有了去处,环境也大大改善。有了办客点居民们不用在自己家里面办客,办客点提供的座椅、餐具方便不说,家里也不用因为办客而弄的脏乱不堪。现在家里要是需要办客居民们都很乐意去办客点。
除了污水,西窑社区还有另外一个文明“杀手”,那就是随处可见的小广告。我们这边租户多,人口流动性强,招聘广告和租房广告贴的到处都是,往往你今天清理了明天又会出现新的。而且大家的确也有这样的需求,你也不能不让人家贴广告,西窑社区党总支书记赵莉说起小广告的清理也很头痛。
“截流”不如“开源”,给这些小广告一个去处自然就不会贴的到处都是了。于是西窑社区在辖区范围内的一些重要路口放置了公布栏,在公布栏的上方张贴市民公约和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海报,而下方则给大家留出来张贴广告信息的地方。目前已经有22个这样的公布栏,这样志愿者只要定期去清理公布栏上的广告就好了,而大家也仍然可以贴广告,还起到了创城宣传的作用,可谓是一举三得。
4
迎难而上,人人有责
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还在持续不断的推进中,西窑社区主任李光荣说起创城:虽然困难大,但创城这个是大家的事,也不是哪个个人的事,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应该从我做起。我们有多大困难都必须去坚持,把工作做到位。
今年27岁的赵建伦生活、工做一直都在西窑社区,深切的感受到了创建文明城市给自己带来的便利。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整洁了,就连街道都变得宽阔起来,大家生活的也更加舒心。
在西窑社区小编看到了井然有序的菜市场、辛勤奔波的志愿者、越来越干净整洁的街道,以及开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创城工作的居民,每一个居民的进步就是社区的进步,而每一个社区的进步也正是大理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