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买菜:从传统街市“逛”到线上商城

买菜:从传统街市“逛”到线上商城

来源: 番禺日报 管丽娟 2019-06-12 15:21

不想离开市桥,因为我家附近1公里的距离内,有着2家菜市场和1个生鲜超市还有N家菜店。”梁女士是有着十几年持家经验的主妇,她认为买菜的便利程度是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记者对番禺区主妇常去的买菜场所进行走访调查发现,菜市场、生鲜大卖场、社区菜店和线上生鲜商城构成买菜大军主战场,各买菜场所因其面对的客群不同、产品定位不同,有着不一样的发展空间。

菜市场

5060后坚守的传统买菜阵地

“大部分顾客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上午会集中一些,下午也有一部分准备晚餐的来买。”李先生在钟村市场承包了六年的摊点,出要出售时令蔬菜,他认为自己能“有饭吃”与50后、60后对菜市场的执着有着很大的关系。“上岁数的还是喜欢逛菜市场,最主要是能讲价,你买6块5的土豆,我就能把零头卯掉,这个只有来菜市场能做到。”

除了能够体验讲价的快感,价格也是中老年主妇选择菜市场买菜的主要原因。“同样的一斤土猪肉,在市场要比超市能便宜1块多。”东方白云花园小区的赵阿姨经常在罗家市场买菜,她钟情菜市场的主要原因就是价格较低。

菜市场也叫农贸市场,是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直接进行买卖活动的场所。可以在农业生产者个人或集体间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为农村居民提供副食品供应;可以弥补国营商业不足,满足城镇居民的“菜篮子”需求。农贸市场所售商品价格,是在国家政策法令允许范围内,由买卖双方议定。目前,番禺区的菜市场大多分布在一些城乡结合的地带,部分菜市场会按农历分“大集、小集”来对生鲜物品的供应量进行配置。

生鲜大卖场

满足“新鲜齐全”需求

近几年,大型超市里的生鲜卖场和专业的生鲜大卖场异军突起,在竞争激烈的生鲜供应圈里占有有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是,能满足主妇们对“新鲜齐全”的一站式购买需求。

“你去菜市场,保鲜环境不好,到下午东西就不一定好了;去小菜店,东西又不齐全。但是去大的生鲜卖场,从海鲜到鸡鸭、从蔬菜到水果,应有尽有,做一餐好饭在这里都能配齐。”南国奥园小区居民丁女士表示,大部分时间会在小区附近的专业生鲜大卖场买菜。“除了肉和菜,缺了油、盐,甚至面条什么的都能一起买到。”

社区菜店

解决家门口买菜难题

“我们小区有个某大妈连锁社区菜店,我基本都在这里解决买菜问题。一般都是年轻人在社区菜店买,也有和我妈一样的老人家。而且下班后到晚餐前这段时间是高峰。菜的品种虽然不多,但是大部分蔬菜经过初选加工,有些甚至洗好打包好,方便烹调。”市桥街桥华楼的居民杨女士表示,社区菜店解决了周边居民家门口买菜的难题,深受年轻主妇的欢迎。

据了解,社区生鲜店最开始是因为很多小区离菜市场远,才有了生存空间,为社区的居民提供的不仅仅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更是一种便利性服务。

“因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多的服务,价格自然要比菜市场和生鲜大卖场贵些,但我们的顾客目标注是对价格非敏感型人群,让我们有足够的毛利分摊比菜市场更贵的固定成本。”雅居乐花园某社区菜店老板于先生认为,社区菜店更多出售的是服务。

线上生鲜商城

专为上班族打造

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天下班之后通勤回家,已经没有时间或精力前往任何一个场所去购买食材。在这部分强大市场的催生下,提供“到家”服务的线上生鲜商城逐渐开始流行,成为市民买菜场所的新贵。“到家”是指顾客网上下单,商家送货上门。目前,除未来生活网等少数社区生鲜品牌采用第三方平台+小程序+自主开发App来实现这一功能,大多数社区生鲜品牌选择借助第三方平台(如京东到家、美团、饿了么等)或者第三方工具(如有赞)来实现到家服务(即送货上门)。

番禺区市民大多选择“食得鲜”或“颐生生鲜”这样既有线下实体店,又提供线上送货服务的卖场进行购买。南村镇的里仁洞是广州市生鲜配送品牌“食得鲜”线上仓储的基地之一,每天有大量的生鲜物品从这里打包派送至番禺区多个小区的居民餐桌上。另有许多年轻夫妻选择省事的“美团”、“饿了么”等大众软件进行生鲜类商品的线上购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