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区块链+溯源打造溯源产业新生态

近两年来,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态势日趋成熟,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实体经济领域的落地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针对传统溯源所具有一系列痛点,区块链所具有的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应用到溯源领域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区块链+溯源应用的特点


(一)区块链应用于溯源可实现技术领域革新

区块链自身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加密数据用链式结构完整分布的存储在链上的节点当中,就可以避免中心化账本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多方共同维护,更能增强终端用户的信任。
其次,由于加密信息在区块链上只能增加记录不能删除记录的特点,利用时间戳技术实现了数据的不可篡改,并能有效实现完整追溯。

(二)区块链技术塑造食品行业可信的“数字身份证

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获取用于溯源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生产时间、当地气温、水源和土壤的参数、是否有食品安全认证,有无有机生产等信息透明度的情况。区块链技术对促进建立更安全、更经济、更可持续的食品体系发挥了积极的意义。

(三)互联网巨头涌入加速构建行业生态



随着区块链技术逐渐成为互联网的新风口,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拓展区块链溯源业务,快速推动我国区块链在溯源领域的应用。目前,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互联网行业巨头纷纷加入区块链技术在溯源领域场景应用中来。

(四)区块链引领消费和产业“双升级”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溯源,对于政府来说,有利于推动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穿透式监管,事中监督更加清晰,精准处置问题,从而加强区域品牌建设。

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追溯可以让消费者对产品的生命周期信息做到全面的了解,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消费者实现的是可追溯的正品消费,让消费者能够吃的放心、用的放心,真正实现消费升级。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溯源会导致原产地溢价现象,企业会获得额外收益。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对产业链的管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品牌形象,提升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五)溯源领域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自 2010 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流通追溯体系开始启动建设。2012年 6 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了计划用三年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商务部提出到“十三五”(2020 年)末,争取让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系统覆盖到所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并涵盖肉菜、禽畜、水果、水产品、食用菌、豆制品等各类食药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强调“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将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同时,区块链溯源技术的落地应用成为了2019年两会委员关注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可以运用区块链技术,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形成闭环,解决企业打假问题,进而从源头上防止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有利于我国规范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