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
01 疫情下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现状和困局
受疫情影响,农产品流通领域价格呈现两级趋势。一方面,由于生鲜需求爆发,下游零售市场如超市等生鲜品价格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 2020年1月我国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4.4%,鲜菜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15.3%和 8.5%,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5.5%和4.5%。另一方面,上游产区和批发市场销售渠道受阻,货物流转不畅,产区和批发市场农产品价格自春节以来价格呈下降趋势。
批发市场农产品销量减少与批发市场原有供应链受到影响有关。上游产区方面,疫情期间不少产区接到封库通知,泡沫箱、胶带等部分厂家也无法复工,产区发货减少。随着疫情缓解,产区重新恢复正常生产,上游供货量将会变得充足。
而下游方面,原有销售渠道流转不畅将给批发市场造成更大的打击。在疫情影响下,一是全国范围的延迟开工,大部分城市人工尚未从家乡返城;二是餐饮、酒店大部分停业,批发市场原有渠道受损。即便是工人逐渐回到城市,外出就餐的人数仍会受限制,短期内餐饮业的销量仍难以恢复。因此,批发市场农产品的流通不顺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
此外,由于大部分批发市场仍然采取传统的线下采买的交易方式,必然会造成人群聚集,再加上批发市场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在疫情警报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人员感染的潜在风险极大。
批发市场
02 破局的方法
批发市场传统交易模式的弊端早已突显,只是疫情之下,加速了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利用多年深耕批发市场的经验,结合技术专业背景,提出疫情之下,批发市场交易破局之道,供大家参考。
总体思路:在减少人群聚集的情况下,引导货物正常流转,拓展销售渠道。具体方案是批发市场增强作为后端仓储的功能,开拓线上交易板块,线上+线下交易同步进行。
将用户导流到线上下单,提前锁定订单,组织物流配送或者用户自提。一方面可以拓宽渠道,增加个体生鲜店、超市等客户;另一方面,通过线上交易,减少了人群聚集,降低感染风险。
批发市场线上+线下的交易模式与现在的大型超市如盒马等操作手法类似,只是平台的实施细节有所区别。以批发市场为单位的线上生鲜批发平台,整合批发市场商户、产品、客户、交易模式等,形成针对批发市场设计的系统解决方案。整体思路框架如下图:
批发市场线上化货物流转流程图
从系统架构的层面来看,线上批发平台系统基础框架如下图:
批发市场线上交易平台系统框架
依次分解分解各模块。很多人最熟悉的是应用接口层,这是用户和供应商接触较多的端。首先是买家端,即用户手机APP或小程序下单的界面,与现在所有平台下单的界面类似。其次是卖家端,供应端是供各个档口的档主上架商品、查看订单、统计收入等。每个档口的档主注册一个账号,管理自己的线上店铺。
最为核心的部分是业务中台接口层部分,它是各项业务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很多做电商平台的偏重应用层面建设,中台建设不足,后端系统不够完善,所以往往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遇到瓶颈。系统接口层由生产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仓库分拣系统、后台运营管理系统等运营支撑模块共同构成,根据客户类型不同,需要的系统模块不同。
生产管理系统适用于有产地直采、且在产区有冷库或产区收货的档主。生产管理系统是从产区收货、加工开始对货物进行管理,每批货物的采收、入库、生产都进行数据监控。
仓储管理系统是批发市场作为集中化仓储功能的核心模块,包括货物入库、匹配订单、扫码出库、物流配送等环节。标准化的管理不但大大节省了人力,还能够减少产品出货误差,确保先进先出。有利于实现货物保鲜,对生鲜产品尤为重要。
仓库分拣系统是针对有拆包需求的客户定制。批发市场大部分商品是整件销售,但部分用户有拆包和打包成标准化包装的需求,尤其是生鲜供应链配送的公司。分拣系统是根据客户订单,打包成不同规格和包装后,再进行分发。
后台运营管理系统主要用来协调整个平台的运营,包括买家端和卖家端管理、订单管理、商品管理、平台活动管理、仓储管理等模块。
最后,中间部分为数据接口层。用户数据传输、获取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等。平台数据分析的系统有销售管理系统、BI系统、支付管理系统等,均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定制。
03 可能存在的风险
可能存在风险
系统框架搭建不难,然而真正落实到实施层面,依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批发市场这种传统行业转型。结合实践经验,谈谈微观层面批发市场转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是利益冲突。线上化的部分会与传统批发市场业务存在利益冲突。如何处理线上与线下部分的利益分配,在不损害各方利益的条件下,共同创造转型升级的条件,是各相关方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是物流配送费用难以覆盖。生鲜品的价值不高,但对时效性、保鲜性要求极高,零散的物流配送对商户来说负担较重。
三是价格波动快。批发市场的行情波动极快,早晚的价格都可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线下存在行情好时抢不到货,行情差时甩尾货的现象。这会给平台线上挂价造成难度。
04 批发市场转型升级条件
批发市场各利益相关方
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需要各利益相关方的配合。
政府层面,需要政府根据对批发市场未来的定位、设定批发市场演进的道路,同时为转型升级提供需要的政策支持和导向。
批发市场管理方层面,主要是要处理好既得利益与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同时在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中做好组织协调。
批发市场商户层面,作为线上化的主体,首先要能接受和理解批发市场线上化的趋势,并积极地迎合转型策略。其次要充分沟通,在线上化的过程中要利用批发市场商户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业务场景进行系统的需求和设计,让系统更加符合实际交易场景。
零售市场用户层面,批发市场转型线上化对大部分零售商来说是好消息,可以减去他们凌晨进货的负担,将自己的精力更多放在店铺的日常经营上。智能手机时代,用户线上下单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因此推广难度并不大。
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层面,由于生鲜领域的独特性,作为技术服务提供商,有深厚的技术背景还不够,还需要丰富的生鲜领域实战经验,才真正懂得生鲜领域的运营逻辑,做出的系统才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