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基本的温饱需求得到满足时
它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新零售概念的提出
两年前,马云在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概念,“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只有新零售。
两年后,阿里的盒马鲜生、京东的7-FRESH、永辉的超级物种、苏宁的苏鲜生、美团的掌鱼生鲜,以及后来出现的各种顺丰优选,每日优鲜等等,生鲜外卖时代开启,“新零售门店”一时间犹如网红一般热血沸腾,扎堆出现。
作为资本巨头入局新零售最先被瞄准或者被改造的产业,未来,生鲜“新零售”是大势
传统农贸的危机
尽管近几年超市渠道稳步提升,生鲜新零售大热,但是传统农贸市场份额仍是占据生鲜渠道流通的半壁江山。
去农贸市场的多是一些社区周边的大妈、大爷等高龄人群以及低消费人群;而去超市购物的多是一些中青代白领家庭;去盒马鲜生这类新模式购物的则是年轻人较多,同是生鲜,不一样的消费模式吸引着不一样的消费群体
无论是生鲜超市,还是盒马鲜生这类新型的零售物种,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消费场景、购物体验的变化。在超市有空调、冷藏保鲜柜、追溯智能电子称、消费/库存管理系统等大型设施,也有购物车、购物篮等便利设备,地面上没有脏水、污垢,环境优雅干净,菜品整洁卫生,菜价标识排列有序,而盒马鲜生等有快速物流3公里配送、海鲜食品现加工等个性化特色,这样的“餐饮+买菜+配送”的菜场业态变化,无疑更加让人心动。
而反观传统的农贸市场,大家统一的印象就是环境脏乱差,更被直言是城市的“死角”。进去后怪味扑鼻,脏水四溢,叫人不敢多待,更别谈什么体验。
或许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是当这一批年轻人真正成长起来,成为消费阶层的主要人群,已经培养出新的消费观念和习惯的他们,传统的农贸市场该如何适应并吸引他们才是个紧要的问题?
显而易见,传统农贸市场如果不加以改造,客流量将会越来越少。政府也是在加大力度推动农贸市场的升级,农贸市场作为一个城市的窗口,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
智慧农贸升级
改造之后的农贸市场,相比之前,除了得到一个干净整洁,配套统一的环境之外,还有全新的管理运营方式,配置智慧农贸市场管理系统,通过该智慧市场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比如商户摊贩、市场招商、活动信息、菜品种类、以及物业收费等等,通过智能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方便市场管理人员监管农贸市场,运营省心省力!
智慧设备
针对新型农贸市场,当然少不了收银称重机器,以及商户显示屏等设备。
农贸热销收银秤
收银称重一体集成
称重收银同步完成,智慧平台统一管理
同样是菜场,生鲜零售市场火热,而农贸市场自身的弱点让人远离甚至避而远之,实际上则是资本市场的不看好,他们更愿意相信新零售场景和消费体验的再造。
这一点,就像世界杯上的强队夺冠概率的竞猜一样,在综合实力以及市场表现来看,无疑人人都更看好有实力,甚至于更有潜力的一方。
但对于全国那么多城市农贸市场而言,也并不是说他们的时代已经终结,相反他们仍旧占据着市场大部分的“潜在”资源和传统人们买菜情结的心里主动权,只是说他们的有些管理和发展是与现在的时代前进巨轮是脱轨的而已。
换句话说,农贸市场不应该是当下市场被动的一方,而应该是更主动的一方。主动自我升级、改造,创造出新价值,并向新智慧城市农贸方向靠拢,尽快改观过去人们对农贸市场的固有印象才是自我提升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