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互联网+菜市场”给菜场商户带来了哪些不一样

提起“互联网+农贸”,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邻居大婶昨天又在网上海淘了一箱的海鲜水产,楼上大哥每周都会在网上团购水果。事实上,从顾客到商户,菜市场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与互联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我国,菜市场是上个世纪改革开放的产物。多年来,全国各地的菜市场大都采用比较单一的传统经营模式。在互联网经济盛行的今天,电子商务、智能化刷卡消费、移动化扫码支付等成为新型商业模式,菜市场顺应时代发展形成了“互联网+菜市场”的智慧模式。

  从此以后,上班族下班后买不到新鲜蔬菜,不善于讨价还价;沉重的米面油实在搬着太累;雨雪天气不想出门买菜……这些问题在互联网时代都不是问题。

1、互联网大潮带来的客户争夺战

  市场最善于为顾客解决难题,但对于菜市场商户而言,互联网在他们眼中有利有弊,爱恨交织。习惯性思维会使一部分人对互联网产生抵触心理,他们会片面地认为某东和某宝的网上生鲜超市正在分薄他们的利润,日渐成熟的“蔬菜配送”可能断了他们的后路,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商户们始终都要面对互联网经济到来时的汹涌大潮。

  往深层次看,互联网带来的是信息碎片化的整合。从长远看,互联网带给菜市场商户的是便利,是鼓励,而不是伤害和侵夺。通过智慧菜市场,便可一窥端倪。

  在市场管理方对商户的信用评级体系中,顾客只要进行扫码就能知道商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该在哪个摊位买菜。在这种机制下,商户们就不敢缺斤短两,哄抬价格,或是售卖不合格农产品;另一方面,可以督促信用等级低的商户努力改善经营状态,或彻底淘汰劣质商户,从而整顿了市场风气,形成市场经营的良性循环,让优质商户脱颖而出,对整个商户群体的素质提升来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菜市场商户受益于互联网

  转变思维模式,把互联网变成自己手中的利器,菜市场经营者才会扭转局势,变不利为有利。事实上,相比传统的单一销售模式,互联网会大大增加经营者的营业收入。

  家住杭州东山菜市场附近的谢女士说,她平时外出吃饭购物习惯用手机支付,现在连买菜也能用手机支付,非常开心。商户们则说,有了互联网支付手段,不但省去了找零钱的麻烦,对避免消费纠纷非常有帮助,而且拉近了和年轻人的距离,更多的年轻顾客愿意来菜市场买菜了。

  一个小小的“扫码”之举,不仅仅方便了付款,节省了交易时间,它还是买卖双方信息互通的一个入口;既可以溯源、也可以记账、还能进一步成为搜集顾客购物信息的平台。

  菜市场商户接待的多为老客户,当顾客每天都在固定的摊位购买特定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工具,每位顾客的购物轨迹和偏好就能被勾画出来,进入数据库中,菜市场商户们就可以据此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引入互联网的工具和手段,菜市场商户在增加营业收入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店铺日常运营,更重要的是每一笔交易的数据化,为商户和顾客之间建立起长期的紧密联系。

  互联网时代下,智慧菜市场的种种举措不但打消了顾客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也改变了顾客对传统菜市场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从“扫码”开始,菜市场开始了对互联网经济的最直接反映,新的局面即将拉开,菜市场商户们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