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记者涂文华/文
近日,江西省会南昌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热潮,要“彰显省会担当”,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走前列、树标杆、作表率。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贸市场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连日来,记者走访南昌各城区多家新建、改造后的农贸市场,部分如大型商超,干净、整洁、卫生、规范,成为不少市民眼中新的“网红打卡地”。
沁园农贸市场:高档气派 成南昌“网红”
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沁园路,在高楼林立的闹市区,一排中国古风的建筑显得格外显眼,若不是门牌上的“沁园农贸市场”六个大字,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是英雄城的一个景点。开业后,这儿已然成为南昌的“网红”农贸市场。
4月26日,记者前来“打卡”。
干净、整洁、敞亮,是进入市场后给人的第一印象。
该市场分上下两层,蔬菜、水果、肉铺、副食品都划定好各自区域。
走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商户大部分都来自红谷八路露天菜市场。“以前,我们每天要在凌晨起来抢占摊位,摆在路边卖。地面不卫生,风吹日晒,蔬菜还特别容易腐烂,生意难做。”蔬菜商户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统一规范管理,搬到沁园路农贸市场后,虽然要交点摊位费,但是不用再抢摊位,蔬菜损坏率也大大降低,环境好了,市民也就更愿意来了,生意自然更好了。
爱国路“菜篮子”:干净整洁 购物舒心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东湖区爱国路原上沙窝农贸市场,去年下半年,该市场在东湖区政府主导下进行了改造,如今已更名为“菜篮子上沙窝店”。
据悉,“菜篮子”由南昌市洪安公司在负责运营,该农贸市场曾在2014年经过一次改造,但数年过后,设备老化,旧市场地面湿滑,阴暗不通风,异味很重,周边市民宁愿去更远的商超购物。
如今改造后的市场,地面干净整洁,蔬菜、水果、家禽、肉类分门别类,市场公示栏上,公示着每日病毒消杀记录,专聘两名清洁工,营业期间不间断地进行卫生打扫。市场内光线明亮,同时还安装了通风设备。
商户刘阿姨表示,改造后,环境更好了,但租金却没涨,顾客选购舒心,他们卖得也开心。
记者了解到,南昌市新公园路、丁公路、花园角等一批改造后的农贸市场,也都已经旧貌换新颜。
说法:以猛药去疴的决心 提升城市形象和百姓生活质量
对此,南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是城市“顽疾”,他们也一直在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强力整治农贸市场,切实解决“脏、乱、差”问题。
近年来,南昌市商务局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规范一批”的要求,全力推动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累计投入3亿多元,对城区94家农贸市场硬件设施进行了精细化、标准化升级改造,改造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打造了新公园路、墩子塘、广润门等一批示范性精品农贸市场,努力改善农贸市场卫生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百姓生活质量。
南昌市4月26日印发《2020年南昌市城区农贸市场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集中整治后,在今年7月中旬,南昌将巩固和完善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成果,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农贸市场综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