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武汉多家农贸市场变身智慧菜场 摊位设有电子屏买完菜还能扫码评分

才华生鲜市场焕然一新

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詹钘通讯员唐晓敏

昨日上午,武昌区杨园街才华生鲜市场内忙而不乱,不少市民在此买菜。“菜场改造得这么好,有种逛超市的感觉。”有市民感叹。据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消息,今年以来,武汉市绝大部分破旧农贸市场搞硬件设施完成修缮,全面改造、提档升级市场40家,其中部分市场硬件设施已接近商超水平。

每个摊位都设有一个电子屏

近700平方米的才华市场内,分别设置有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

记者在市场门口看到,显著位置上安装着几块大屏幕,滚动播放当天在售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和菜品售卖量等信息。每个摊位前都有一块电子屏,屏幕上显示了商贩的姓名、电话、摊位号、经营品类和菜品价格,同时还有一个二维码供消费者扫码评分。

“市场二楼设置有单独的检测站,对每天进场的蔬菜进行抽样检测,并第一时间在大屏幕上公示,让消费者放心。”才华生鲜市场副经理吴新洲说。

不仅购物区明亮整洁,场内的残障人士专用公厕、分类清晰的垃圾桶、方便商户和乘客进出的电梯等配套设备一应俱全。同时,该市场还配有两名管理人员,对市场内卫生情况、商户不当经营行为等各种问题及时妥善解决。

“从铁皮棚搬到楼房,不仅场地得到了升级,各项配套设施也都跟上来了。”吴新洲介绍,才华生鲜市场的智慧化升级改造总投资达400万元,让消费者像逛超市一样逛菜场,购物体验更舒适。

部分菜场环境接近商超水平

才华生鲜市场是武昌区首家智慧市场,也是武昌区农贸市场整体改造升级的典型代表。

今年以来,武昌区政府设置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考核等方式,带动开办方对市场硬件设施修缮、更新和提档升级。目前,该区近50家农贸市场的整治工作都已经基本到位。

农贸市场整治是今年武汉市各区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各项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支持下,一些基础设施较差的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都在今年内开花结果。洪山区街道口生鲜市场、江岸区百大鲜生市场……数十家农贸市场已经丢掉过去“脏乱差”的标签,成为准“商超式”菜场。

“切实完善并推进农贸市场长效机制建设,守好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让农贸市场成为武汉的靓丽名片。”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绝大部分破旧市场硬件设施已完成修缮,全面改造、提档升级市场40家,其中20多家市场硬件设施已接近商超水平。

传统农贸市场转化成互联网菜市场

线上买菜实现三镇全覆盖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周丹李辉)时尚买手、奢侈品买手……你都听过,那菜市场买手呢?

在武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多是90后,每天穿梭于各大菜市场,为线上点单的顾客买好各种菜品,营业流水每月可高达数十万元。昨日,记者了解到,美团闪购在武汉率先试点的菜大全业务已全面铺开,几乎覆盖了武汉主城区。

“和传统的手机买菜不一样,在菜大全下单,可以瞬间拥有整个菜市场。”在汉口太平洋农贸市场,今年21岁的老板乔子灏介绍:“传统菜市场,一个摊位菜品最多几十种,现在范围扩大到了整个菜市场,品种上千种,消费者选择多了,订单自然也就多了。”

美团闪购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模式其实就是菜市场线上化,也就是整合一个菜市场中各家摊贩们的菜品,做品控、打包,再以独立品牌的形象,入驻到美团闪购平台上。简而言之,就是解决菜场摊贩不懂运营的问题,把菜市场搬到线上。

而乔子灏就是充当了菜市场买手的角色,相当于承包了整个菜市场的线上业务。每天早上五点,他就要起床,奔走在各个摊位了解当天价格变化,再把前一天的预订单和当天的即时单同步处理。“现在刚起步,每天的订单量在130到200单左右。”他说。

从黄鹤楼附近的鹦鹉洲生鲜市场,到武汉三环边的佛祖岭市场店,日前美团闪购菜大全发布的《武汉菜大全地图》显示,武汉线上门店数量已超过50个,初步将传统农贸市场转化成了“互联网菜市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