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花山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纳入创建考核的34座农贸市场开展文明创建常态化、精细化管理。
菜市场“脱胎换骨”
小小菜市场,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发展与内涵。走访花山区各大农贸市场,无论是大市场还是便民市场,无论是外在颜值还是内部管理,全都“脱胎换骨”,换新姿、亮新颜、更便民。

天天市场
坐落在江东大道上的天天市场建设于2005年左右,并于2014年完成标准化改造。走进天天市场,门口新划的停车区域车辆摆放整齐,市场内整洁有序的摊位、统一新换的灯盏、干净整洁的地面瓷砖、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让人感觉舒适,虽人来人往但并不拥堵,一派忙碌但并不嘈杂。

市场负责人罗逊
以前脏乱差的活禽区已经被遮蔽起来,端午节后就将启动冰鲜禽交易区改造,预计两周内就能完成改造任务。

不仅如此,市场还人性化地在西面设置了一排位置供流动摊贩“落脚”。薛大爷告诉记者,以前大伙儿拎个菜篮尽往人多地方挤,往地上一坐就卖菜。
“现在市场把我们安排到这里,扫得干干净净的,我感觉也是市场的一分子了。”
湖北路农贸市场
曾经“脏乱差”的集结地,今天成为“高大上”的文明窗口,刚刚完成标准化改造的湖北路农贸市场就是典型代表。市场一期、二期面积约5000平方米,摊位设置、排污、排水、水电、通风、采光等硬件设置优越,无障碍公厕、非机动车停车区、汽车停车场、农残快检室等设置完善齐全。

附近居民朱善阳
“现在整个市场的环境更好了,就像在超市购物一样,让人心情舒畅。”
水果经营户许经英正认真打扫做好“门前三包”工作,她已经在此处经营20年时间。

市场大变样了,作为市场经营户,我在日常经营中严格要求自己,注重摊位和个人的卫生,诚信经营,为文明市场创建出一份力。
文明创建 久久为功
花山区坚持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为宗旨,成立市场管理委员会。层层落实属地责任,街道、社区开展定期督查、定期会商、定期整治“三个定期”;认真履行部门监管职责,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等相关部门联动对照创建标准、加强整治力度;压实市场主体责任,重点做好市场功能配套完善、杜绝市场外溢、加强环境治理、规范车辆停放等便民服务工作,营造人人关心创建、参与创建、支持创建的氛围。
同时,花山区市场监管局在辖区农贸市场试点设立红黑榜,每月评比并纳入市场文明户评比考核,提供奖励资金,完善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