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石振华 记者洪泉 发自广西 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构建“互联网+”智慧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
科学应用“+移动执法”。该局依托自治区监管综合业务系统,为基层监管一线人员配备移动执法终端设备。将检查内容格式化,便于一线执法人员操作,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可随时查询企业相关信息和相关法律法规,发现问题拍照取证上传系统并通过连接蓝牙便捷式打印机现场打印执法文书。
试点推行“+风险预警”。目前,该局已经在全市10所学校建设食堂智慧监管系统,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种传感装置,从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食材临期提醒等方面实时对食堂食品安全风险节点进行管控,实现“机器助人”“机器换人”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推进实施“+社会共治”。实施“透明生产”“放心市场”“笑脸餐厅”“安心食堂”“诚信天眼”工程。在23家食品生产企业、12个农贸市场、56家餐饮单位、147所学校及企事业单位食堂、296家药店安装了1200余台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并建设“天眼工程”强化对景区消费维权站、旅游商品店、海鲜大排档等场所的远程监控。监管人员利用办公室电脑、监控中心大屏和手机等设备,实时观看监控场所的现场视频,实现全过程的远程视频监管,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及时性、高效性。
打造示范“+智慧市场”。在城东综合市场和贵阳市场建设2道智慧型超市式示范农贸市场,挑选235户销售蔬菜、肉类等生鲜类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摊位,配备了智能电子溯源秤及经营户电子显示屏,系统关联录入商品产地、价格、检测合格等信息。交易后由智能电子溯源秤称重并打印二维码小票,消费者通过扫描购物小票上的溯源二维码就能追溯产品源头及流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