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未来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分析 2020年农产品批发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现状分析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利于平稳产销运行。一方面,通过产销对接的长效机制,可以切实提高农产品批发均衡稳定供给能力,防止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另一方面,通过完善调控,可快速缓解区域性农产品“卖难”,保障突发紧急状况时的农产品供应,充分发挥调剂余缺、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利于引导生产促农增收。既可以向流通要效益,为农民增收提供空间;又可以通过流通引导生产,农产品批发充分发挥“消费决定生产”的市场机制作用,密切产销衔接关系,减少盲目生产。

未来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分析

全国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12358亿斤),比2016年增加166万吨(33亿斤),增长0.3%。其中谷物产量56455万吨(11291亿斤),比2016年减少83万吨(17亿斤),减少0.1%。2017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14年丰收,国内粮食供需总体平衡有余,库存充裕,但不同品种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替出现。玉米市场化改革进入第二年,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粮食去库存进度超预期,但粮食市场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并存的“三高”现象仍未彻底改变,小麦、稻谷库存仍处于上升趋势。

据中研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农产品批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

现阶段中国粮食现货市场基本处于集贸市场水平,新建立的地、市、县粮食批发市场,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辐射和影响力小,粮食批发市场的交易量较小,且交易不活跃,“有市无场”和“有场无市”的现象同时存在。多数地、县没有规范化的粮食批发交易场所,粮食交易主要在乡、镇自发形成的混合型集贸市场进行,规模小、分布散、秩序乱,缺乏专业性,交易层次、交易方式远远不能够适应粮食社会大流通的需要。

2020年农产品批发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现状分析

一、中国粮食批发发展现状分析

1990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我国首家从事大宗粮食规范性交易的批发市场———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粮食批发市场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并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2国家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粮食批发市场真正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已基本建成了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城镇成品粮市场为基础的多层次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在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油商品有效供给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推动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与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中国粮食批发市场数量规模

图表:2014-2017年中国亿元以上粮食批发市场数量规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我国粮食批发市场遍布全国,基本可以满足粮食流通的需要,因此近几年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项目并不算很多,一年的增加量仅在10家左右,因此,总体数量基本稳定在600家。

三、中国粮食批发市场摊位规模

图表:2014-2017年中国亿元以上粮食批发市场摊位规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四、中国粮食批发市场营业面积

图表:2014-2017年中国亿元以上粮食批发市场营业面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五、中国粮食批发市场成交规模

图表:2014-2017年中国亿元以上粮食批发市场成交规模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随着农产品批发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行业企业愈来愈重视对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行业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农产品批发行业中的翘楚!未来农产品批发如何?更多详细分析,请关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18-2023年中国农产品批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