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月14日下午,记者走进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姚家荡路南侧的长新农贸市场,只见大厅宽敞整洁,各类蔬菜、水果、熟食摆放有序、分区规范,电子支付系统十分便捷……在这里,买菜就像逛超市一样舒心。
下午4点左右,长新农贸市场内陆续迎来了客人,摊主姚兰宝也开始忙碌起来。她把客人挑选好的新鲜土豆放上电子秤,电子屏上就自动显示出重量、价格等,客人直接扫码就可以支付,快捷方便。
今年68岁的姚兰宝,从年轻时候就开始卖菜。“以前是推着三轮车卖,后来还在临时搭建的铁皮市场做过生意。”回想起以前摆摊的经历,她感慨万千,“那个时候,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身泥,菜场内环境设施简陋,菜场门前总会有人随意停放车辆,进出很不方便。”
2014年11月,按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标准建设的长新农贸市场投入使用后,姚兰宝就搬到了这里经营生意。“这里的地面都是花岗岩,每个摊位都配有洗菜池,网络、水电、照明都一步到位,通风、排水、亮度良好,环境和以前真是有着天壤之别。”对于这个“新家”,姚兰宝相当满意。
更让姚兰宝感到欣慰的是,在她入驻市场的这么多年间,这里的软硬件一直在更新蜕变。2015年市场投入95万元按照“五个放心”标准,对“面子”“里子”进行了全面升级,并成功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2018年,长新农贸市场又对市场检测室、保安室和垃圾房进行了改造,市场为鲜猪肉、豆制品、冷鲜鸡等摊位添置了冷鲜柜,让周边居民有了全新的消费体验。
而让姚兰宝感触最深的,还是“智慧化”在市场的运用。不管什么农产品只要上了电子秤,相关数据都会显示在顾客面前,单价多少、一共几斤、买了多少类蔬菜,一目了然。付款后,还会有一张凭证,上面记录着市场名、摊位、订单号等信息。“这样一来,我们方便了,客户对我们也更加信任了。”姚兰宝笑呵呵地说。
“菜新鲜,而且智能电子秤确保不会短斤少两,支付界面又简单方便,对于我们老人帮助很大。”居民朱小花说基本上每天都来这个市场买菜,这里让她很放心。
智慧化菜场,不仅方便了经营户和居民,同时也让农贸市场的管理更为“聪明”。“市场内所有摊位的交易信息都会实时上传到统一的管理平台,这些实时采集的数据可以对接管理部门的数据库,用来追溯菜品源头、判断农贸市场的价格波动,为把控质量安全、掌握流通信息和指导生产等提供参考。”农贸市场相关管理人员介绍,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可以实现商品的追溯。
长新农贸市场的“变身”,只是嘉兴经开区农贸市场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以星级市场和放心市场创建为抓手,不断完善农贸市场硬件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居民满意度。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四星级市场10个、三星级市场1个、二星级市场1个,成功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12个。
(原标题《“菜篮子”里的幸福生活》,原作者钟淑婷。编辑黄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