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3日泰州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泰州市高港区各老旧农贸市场纷纷开展升级改造。过去常被老百姓诟病的设施老旧、卫生堪忧等问题消失不见,如今的农贸市场摆脱了昔日脏乱差的布局,一个个实现了“华丽变身”。据了解,截至目前,高港全区12家农贸市场全面提档升级,“菜篮子”成城市亮丽“新名片”。

转变管理思维市场“旧貌换新颜”
位于高港区主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口岸农贸市场,昔日以“苏中独有”独领风骚,日均人流量9000人以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口岸农贸市场规划布局滞后、设施老旧残破等问题越发严重,辖区内的其他农贸市场也“如出一辙”。为补足短板,高港区坚持问题导向,着重突出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创新农贸市场管理模式,鼓励各农贸市场与专业机构洽谈、合作,招引专业团队带资金、带技术参与农贸市场改造和管理。
在这一背景下,口岸农贸市场引入来自浙江温州的“智慧”管理团队,改造后的口岸农贸市场更名为口岸智慧农贸市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市场内“智慧”元素随处可见,扫码支付、电子显示屏亮照亮证、食品快检信息实时公示、肉菜来源可追溯、上线“网上菜市场”……

建立长效机制市场“管理有抓手”
农贸市场“三分建七分管”,落实好各方责任,才能确保管理有序。高港区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推动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措施到位。在全市率先出台长效管理(考核)办法,配套长效管理奖补资金按照市场星级进行奖补,最高星级农贸市场每年最多可享受市区两级政府合计30万元的长效管理奖补。该区还注重开展农贸市场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推动流动摊贩入场或到固定场所经营,解决市场周边环境脏乱差问题。同时,利用节假日,组织执法人员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开展专项整治,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营造浓厚氛围市场“文明新提升”
高港区大力发挥农贸市场在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突出在农贸市场及周边营造浓厚的文明城市创建氛围。定期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市场内有序张贴各类公益广告。市场内还设立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建立有专门的服务团队,志愿服务站管理制度、服务电话和服务项目等张贴在醒目位置,免费为市民提供问询、茶水、应急药品、爱心针线包、失物招领、小工具、公平秤等志愿服务,引导经营者、消费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切实提升农贸市场文明形象。
目前,高港区市场监管局正在牵头起草《泰州市农贸市场长效管理规范》地方标准,致力于打造一批质量放心、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智慧农贸市场“阳光菜篮子”,确保农贸市场食品来源放心、质量放心,市民买得放心、吃得舒心。(钱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