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美观的门头、干净整洁的地面、整齐划一的摊位、智慧高效的系统……走进阳光路农贸市场,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现在农贸市场环境大变样,来这里买菜体验很好。”市民周女士高兴地说。
农贸市场是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米袋子”,更是展现城市文明形象与品位的前沿阵地。2019~2020年,嘉善县城投集团绿洲公司对阳光路、施家路、城北、大云等7家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不仅使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也进一步营造了放心、有序的消费环境。
阳光路农贸市场建于2013年,周边小区密布,市民需求量大,在改造前,该市场存在着光照不足、墙面破损等问题。“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按照四星级标准以及公共场所‘五化’(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建设指南,投入358万元对其进行改造提升,不仅重新优化了摊位和门头店招,还安装了中央空调,并对消防、通风、排水等系统进行了升级。” 嘉善绿洲市场建设有限公司经理钱文翔介绍。值得一提的是,该市场还引入了微型生化处理机,利用微生物快速发酵技术,把市场产生的易腐垃圾进行快速降解处理为有机肥料,实现垃圾减量化。
除了硬件的升级,阳光路农贸市场借助互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对软件实施同步“更新”,打造智慧农贸市场。在市场入口处,一个智慧大屏,每天向市民公开市场各个摊位的当日菜价、食品溯源清单,确保市场透明交易;在每个摊位前,“标配”的可溯源电子秤、摊位信息屏等设备让经营户信息、商品价格、交易信息等一目了然。尤其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该市场借助智慧化视频影像抓拍技术实现了对未戴口罩的经营户和消费者的主动识别,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前来规劝,有效提升了市场的管理效率。“接下去,我们还将探索传统农贸市场与生鲜超市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助力农贸市场转型升级。”钱文翔介绍。
在嘉善县城区,像阳光路农贸市场这样实现“华丽转身”的市场还有8月中旬投入使用的城北农贸市场。“嘈杂的吆喝声,地上水渍满地,蔬菜叶乱扔……”这曾是市民对这家“老牌”农贸市场的固有印象,今年二季度,绿洲公司投入约160万元,对该市场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造——东侧的服装区,进行格局重塑,统一吊顶、店招、卷帘门等;西侧的生鲜区,根据实用性调整摊位的高度,设置挡水条、排水沟等;配套的公共厕所和垃圾房等设施也焕然一新,呈现在市民眼前的是一个“放心、新鲜、干净”的崭新市场,为市民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设施全部改造过了,生意更好了,但是租金基本和原来持平,我们都很高兴。”经营户张瑞英高兴地说。
据介绍,按照“一市场一星级”的要求,此次县城投集团共对其负责的7个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目前,阳光路、施家路、城北等农贸市场已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镇(街道)首家以四星级标准建设的大云农贸市场目前已经进入扫尾阶段,8月底将全面竣工,9月份正式搬迁;正在规划中的谈公路农贸市场将按照五星+标准重建,计划打造一个地下二层+地上五层的现代化市场;西塘农贸市场将配合西塘5A级景区进行相应改造,力争在2021年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随着农贸市场的提档升级,对市场管理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积极制定完善长效管理、安全生产、信用考核、创建指标等4大类47项制度,同时,积极探索第三方托管运营等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巩固改造成果,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钱文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