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萍乡大力扮靓农贸市场"颜值" 百姓"菜篮子"越拎越舒心(图)
农贸市场内地面干净整洁,摊位摆放整齐(记者陈成摄)
流万智慧农贸市场(记者陈成摄)
市民在凤凰农贸市场选购果蔬(记者陈成摄)

  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陈成、邓敏、叶冠群报道:8月31日13时许,萍乡凤凰农贸市场的人流量渐渐少了起来,蔬菜经营户黄彩杰开始整理起自己的摊位,将每一种蔬菜摆放整齐,地面清扫干净,又用抹布将台面擦了几遍,部分蔫了的蔬菜扔进一旁的分类垃圾桶。“农贸市场干净了,我们的生意才会好,顾客进来买菜心情也好。”这一整套娴熟的动作,黄彩杰每天只要趁着顾客少时,都要来上那么几回,“市场内一直在宣传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城市的一份子我们自然也要尽一分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各自的摊位守好,保证经营摊位的整洁干净,做到诚信经营。”

在凤凰农贸市场,一位经营户正打扫着自己的摊位。(记者陈成摄)

  农贸市场关系千家万户,既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菜篮子”,又是城市管理治理的一张“脸面”,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水平的名片。近年来,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断深入推进,一场“菜场革命”席卷了萍乡市各大农贸市场,无论是外在颜值还是内部管理,一座座农贸市场“脱胎换骨”,换新姿、亮新颜、展智慧,老百姓的“菜篮子”是越拎越舒心。

市民在流万智慧农贸市场买菜(记者陈成摄)

  “逛菜市场就跟逛超市一样,基本每天来两趟菜市场。”“卫生干净,整个菜市场很宽敞,来买菜的市民挺多的,生意还不错。”“我见证了市场的变化,这样的菜市场就是百姓的福利。”……这是中国江西网记者走访萍乡城区的部分农贸市场时,聆听到的市民的心声,询问到的摊主的看法。

  曾经“脏乱差”的集聚地,如今成了“高大上”的文明窗口,华丽变身的农贸市场,给市民带来了更多便捷和舒适,文明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传导,促进文明素养的提升和文明习惯的蔚然成风,成为文明创建中最鲜活的缩影。

流万智慧农贸市场(记者陈成摄)

  流万智慧农贸市场是萍乡市首家智慧农贸市场,经营面积3000平方米,该农贸市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新颖的服务理念,为市民构建了一个以农贸市场为核心的百姓“智慧生活圈”。记者走进流万智慧农贸市场,就像是走进了一家小型超市,熟食、水果、蔬菜、粮油、水产品、肉禽类等功能区域分区合理,宽敞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随处可见文明宣传公益广告,不时有市民走到摊位购买时蔬,处处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活气息。

流万智慧农贸市场(记者陈成摄)

  流万智慧农贸市场的“智慧”体现在哪?市场大门口摆放的一台银色外观的大屏触摸查询一体机给出了“答案”。记者点击屏幕看到,消费者可查询市场内的食用农产品检测结果、菜价变化、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等农贸市场规范经营方面的情况。这里的每个商户的摊位上方还都悬挂了一台商户信息公示屏,展示着每位商户的姓名、摊位位置、营业执照、每日菜价等一系列的信息,市民在买完菜后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商户电子屏上的二维码进行点赞、评价或者投诉,用“智慧互联”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微信还是支付宝?”在一蔬菜摊位前,摊主麻利地将顾客挑选好的蔬菜装好,往秤上一放,询问顾客支付方式。顾客李女士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扫一扫付款,随后,智能电子秤打印出了一张“溯源小票”,记录着市场名、摊位号、金额、溯源码等信息。李女士来到市场门口的智慧管理平台机子前,输入完小票上的票号后,购买商品的相关信息在屏幕上是一目了然。

在流万智慧农贸市场内,市民可以拿着小票到市场门口的智慧管理平台机上溯源商品信息。(记者陈成摄)

  食品安全是智慧菜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智慧化手段的介入,让市场主办方在落实主体责任时有了有效抓手。“每天早上6点左右,我们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到市场随机抽检商户的菜品,每天抽取60到70个批次,如果发现有农残等不合格因素,我们会马上下架,追溯来源,确保老百姓的食品安全。”该市场经理梁利华介绍,检测员每天会把检测数据上传到市场检测室门外的大显示屏上,实时更新,让人民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安心、放心、省心。

  为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水平和环境卫生干净指数,流万智慧农贸市场还配备专业的保洁人员定时巡查打扫,并通过设置红黑榜,制定评比管理办法,对各商户开展卫生评比,使得市场明亮宽敞、地面干净整洁、摊位整齐规范,让市场的购物环境有了质的飞跃。

  “我在这里摆摊有三四年了,农贸市场改造后环境好多了,摊位大了,货物摆放更整齐了。我没事就会整理自己的摊位,自己坐在这里舒服,别人看了也舒服。”经过评比,商户余小英在文明、诚信、卫生等方面做得较好,流动红旗连续两个月被挂在了她的摊位前。

农贸市场内地面干净整洁,摊位摆放整齐(记者陈成摄)

  “讲文明树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凤凰农贸市场,各种温馨提示语、文明标语随处可见,一幅幅充满正能量的公益广告,一句句朗朗上口的文明标语,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动。这些文明标语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经营者和市民的文明行为。

  正在凤凰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何金香告诉记者,经营者的态度变化非常明显,大多数经营者都比过去更加和善,农贸市场里过去常见的口角和吵架声也少了,短斤少两的情况没有了,我们都乐意在这里买菜。

  市民张晔家住在凤凰农贸市场楼上,要说买菜,下楼到市场买菜是最方便的了,可要放在农贸市场没改造前,她宁可舍近求远,跑到城南或是超市等地去买菜,“之前的菜市场确实比较脏乱差,不敢进来买菜,自从这个农贸市场改造后,我们都愿意到这里来买菜,有时候买完了菜,大家还不会急的马上回家,而是坐在一些店门口,邻里之间相互聊聊天,菜市场也算得上是我们居民的一个休闲场所了。”张晔笑着说道。

市民在凤凰农贸市场选购蔬菜(记者陈成摄)

  “这是今天第二次来这里了,一大早我就会来逛逛,下午在转转,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买的。”临近下午五点,记者来到凤凰农贸市场,正巧碰上买菜准备回家的韩太甫,77岁的韩太甫对改造后的市场非常满意。“市场宽阔整洁,让人感觉很舒服,而且秩序很好,各类生活必需品都有,逛市场就跟逛超市一样,心情很好。”韩太甫是外地人,在萍乡生活了10多年,这期间也见证了萍乡的发展与变化,更是见证了萍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变化。

  长效管理也倒逼经营户文明意识的提升,在凤凰农贸市场,文明习惯成了经营户们的一种自律。经营户王明桂在该市场经营了二十三年多,在他的摊位上悬挂着一面“文明诚信经营户流动红旗”,这面红旗也一直保留着在他的摊位上。他深有感触的告诉记者,“现在市场环境好,空气清新,光线也好,在这里摆摊也舒服,特别是,市场每月从不同方面搞得综合评比,也是不断的促进我们商户要积极搞好卫生,做到诚信经营。”

  在萍乡,像流万智慧农贸市场、凤凰农贸市场一样拥有完备的配套设施、优美的硬件环境的农贸市场,如今比比皆是。有的农贸市场还画有与饮食文化有关的彩绘、摆放陈列了农耕器具,甚至成为了市民的网红打卡地。

流万智慧农贸市场内,公益广告随处可见。(记者陈成摄)

  “农贸市场的改变,让老百姓提升了获得感。这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采访中,众多市民都纷纷点赞农贸市场的变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