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农贸市场的“变形计”,让寻常的烟火气变得更温暖而生动起来,是今年重庆市北碚区全面推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以来,让市民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有了智慧化农贸市场,买菜更舒心”,蔡家金科幸福里、红领农超,歇马缙云新居3个智慧化试点的农贸市场里,居民们为这样的升级纷纷点赞。
据悉,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北碚财政连续2年斥资500万,实施17个街镇约30个农贸市场标准化全覆盖建设。
北碚区商务委副主任王敏介绍,高标准建设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北碚首先在标准化方面对农贸市场的布局合理化、设施完善化、通道顺畅化、畜禽销售区标准化、污水处理规范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造。蔬菜类、水果类、鲜肉类、家禽类、海鲜区等分区经营,每个摊点都搭着标准化石台。整个农贸市场灯光明亮,脚下的地板砖防滑耐磨,各种规范制作的管理制度、“诚信兴商、合法经营”、“讲文明树新风”等宣传标语被张贴在醒目位置。
“在智慧菜市场,每个摊位都有了高颜值的双面屏电子秤”,王敏说,秤的正面显示着商户证照、菜价信息、诚信兴商宣传,“最强大的是,这款智能溯源电子秤能自动识别、人脸支付、快捷称重、快捷支付,同时还是交易数据采集终端。由于采用闭合设计、远程监控 ,因此能对短斤少量的行为进行预警,规范经营者行为,营造诚信、守法、公正、和谐的消费环境。”
为了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北碚智慧菜市场专门设置了农产品质量检验和农残检测室,通过现代化智能的检验设备,每日抽检市场内经营的农产品,最终形成农药残留、微生物残留、农产品合格率等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并实时发布在市场显眼处的大数据显示屏上向消费者公示,让消费者提升消费体验感和满意度。
此外,智慧化菜市场还应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将采集到的经营户数据、交易数据、农残检测数据、食品安全数据传输到市场数据中心,对供应商、商户和订单的统一化管理,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力争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如今,居民在北碚智慧菜市场,不但能实时了解市场交易数据、菜价、农残检测结果等市场信息,还能通过电子秤打印的溯源二维码进行追溯,查询农产品价格、产地、售卖摊位、农残检测等信息。
从环境提升、硬件升级、智慧管理、食安溯源、信息公开到以“互联网+”智能优化服务,北碚菜市场的焕新升级,让居民们的菜篮子拎得越来越放心,越来越暖心。(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