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佘山镇面积最大、开放时间最长的菜市场,佘山菜场迎来改造,最近已基本完成,正以全新面貌与居民见面。
据了解,佘山镇现在大型菜场包括佘山菜场(陈坊桥菜场)、江秋菜场、天马菜场和佘北大居菜场等,在这些菜场中,佘山菜场成立时间最久。
“佘山菜场我们都叫它陈坊桥菜场,很早就有了,是我们很多人的回忆。90年代搬到这里,2000年后重建新楼,从开放式的‘大棚’到建起了楼、砌上了墙,变成如今的佘山菜场。”菜场负责人感慨不已,随着时间流逝,风吹日晒,菜场外墙变脏了,外围的道路不平整,窨井盖凸起,有些还下水不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还存在一些车辆乱停放的现象。于是,佘山镇相关部门为此调研需求,进行了此次大改造。
改造中↓
菜场内部有80多户商户,外围还有30多户商家。这几年,菜场也陆续进行了一些小改造,大到墙面修补,小到店招店铺,最近的这次改造可以说是建成以来最大规模改造。
此次改造包括外立面改造、重新铺设沥青、窨井盖改造、地面划线等。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外立面重新粉刷,路面平整,地面划线清晰,对往来车辆停放进行规范化管理,原本已经黯淡的金色招牌也重新亮了起来。
走进入口处,地面干爽不潮湿,店招店牌样式统一大方,电子支付方便居民。同步佘山镇对菜场周边环境也进行了整治,并增加了墙绘等,力求更整洁美观。
这些变化,摊主和居民都看在眼里。猪肉摊主张小姐表示,“修整过后,地面干净了,外头停车整齐了,而且总感觉比以前还宽敞了。”
老菜场有“面子”,更要有“里子”。除此以外,加强管理,稳定市场物价,菜场的摊位也进行过调整。“我们这里种类齐全,居民需要的基本都能买到,蔬果、海鲜也很新鲜。”不仅要让居民有得买,更要让居民有选择,为此,菜场还引入高、中、低不同价位的海鲜等产品,满足居民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