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农贸市场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农贸市场及周边“脏乱差”现象,全力提升农贸市场管理品质。
目前,江门市区129个农贸市场全部落实了规范管理的系列制度,完成升级改造的38个市场基本接近超市化水平。近期,市市场监管局利用“一监到底”网络直播执法活动,深入10多个农贸市场现场直播,从南方+、江门网、网易等媒体直播反映的情况显示,人民群众对农贸市场整改满意度达到96%。
一、“五位一体”实现一组人员综合治理
针对三区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组建129个网格,每个网格相应成立由镇街、市场监管、城管、公安交警、市场开办者等组成的网格“五人”组(或“七人”组),实行网格化综合治理,负责市场内及周边半径300米范围内环境治理,重点整治环境卫生、摆卖秩序、车辆停放、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网格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01
02
03
04
市场内由市场监管部门网格员牵头负责,落实农贸市场内“五个一”措施(召开一次动员会、开展一次约谈、签订一份承诺书、制订一份工作方案、制定一份责任清单)。市场周边整治由城管部门网格员牵头负责,市场周边做到“五个必须”(网格员必须按时到岗履职、保洁工作必须到位、必须实现车位应划尽划、必须杜绝占道经营、商铺必须落实“门前三包”),全天候开展巡查。对网格员发现问题,部门职责归口处置整改、实行闭环管理。同时,参照河长制模式,三区在市场内统一公示网格内部门责任人姓名及手机号码,接受社会监督,全面落实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责任。
目前129 个网格市场已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网格化综合执法要求,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
二、“星级评定”打造文明诚信市场标杆
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市文明办、发改、公安、农业农村、商务、卫生健康、国资委、城管、消防等部门开展集贸市场文明诚信创建活动,从市场食品安全、经营秩序、限塑令执行等方面进行考评,划定5个星级,每年由属地政府实地量化评级,并以创活动为载体,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市场诚信建设制度化,建立健全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近期,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三区推荐上报的参评四星级以上农贸市场开展评定工作,按照市场开办方、场内经营者、食品安全、市场安全、市场环境、疫情防控等5大类规范要求76项评分标准,经过现场检查、量化打分、结果公示等程序,确定参评市场星级,蓬江区天天集市、汲芳市场,江海区江南市场,新会区古冈市场、大鳌中心市场等5家市场获评定为“四星级文明诚信市场”。
通过创建文明诚信市场活动,开展市场对标达标大行动,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树立标杆、促进竞争的良好社会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整洁舒适、更加服务优质、更加安全放心的市场购物环境。
三、“多方联动”深入一线督导落实
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履行牵头职责,一方面先后多次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成立联合督导组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市场及周边一线开展督导检查,重点督导市场及周边占道经营、环境卫生差、杂物乱堆放、乱拉乱搭、车辆乱停放、非法经营活禽、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全面系统排查市场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专业整改意见,实现靶向治理。
节前创建文明城市提质联合督导共出动102人次,发现279个问题,均交办“五位一体”网格化小组督促整改。另一方面,建立落实科室挂钩联系督导制度,每个科室挂钩1至2个市场,每周至少1次深入挂钩市场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列清单、跟踪销号,并与基层网格员共商整改提升对策,推动问题得到彻底整改落实。
四、“科技赋能”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效能。自主开发应用“邑餐食安”APP,要求市场方、驻点巡查人员重点对市场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质量状况、价格公示、“1110”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实时上传监管数据7.07万条,实现对农贸市场监管全覆盖,夯实市场开办者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的属地责任。
大力推进食用农产品信息化溯源工作,选取蓬江区远航水产有限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印发平台建设试点方案,逐步实现跟省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周边兄弟市溯源平台对接,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提升食用农产品市场监管效能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坚持市场创文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突出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落实相关从业人员、产品、环境核酸检测逾12万份,全市食品生产、市场、餐饮环节共上线登陆系统食品经营及第三方冻库1259个,录入产品信息13071条,全市冷库信息登录系统覆盖率与数据上传率均达100%。
经过近三个月的文明城市创建提质,尽管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部分市场内测温扫码、戴口罩入场等疫情防控措施、禁烟、卫生保洁措施等落实不严,市场周边乱摆乱卖、乱停乱放现象时有发生。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联合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市场综合治理力度,尤其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突出加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落实防控措施的监督检查,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防疫意识,提高落实防疫措施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