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的三水湾农贸市场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是市区规模较大的农贸市场之一,现有摊位300余个,其中约90个摊位是农民自产自销点,因菜品新鲜,深受广大“买汰烧”青睐,日均客流量超1万人次。
可经营多年的三水湾农贸市场也有自己的“烦恼”,比如周边停车位稀缺,“漏、堵、破”现象频现等。尽管2017年相关单位对其部分硬件进行了改造,但还有些“短板”没有“治本”。紧跟“品质嘉兴”大会战步伐,去年12月中旬,三水湾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工程进场施工,以便捷和智慧为着眼点,为市民打造一个更精致的“菜篮子”工程。
推进几个月下来,目前该工程的外立面基本完工,内部改造也完成近50%工作量。今天,记者尝鲜走进“蝶变”中的三水湾农贸市场,探听到了不少即将呈现的小惊喜。
【白色流线设计的门头简约时尚】
门头是白色的流线设计,简约时尚,乍一看还有些艺术剧院的“气质”。一进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蔬菜区,经营户郑阿姨在这里做了十几年生意。说起对改造的感受,她连用三个“好”字点赞。“改造前我们最怕下雨,常常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就怕新鲜蔬菜淋雨泡水,只能买来大油纸盖在上面,有时甚至要撑着伞做生意。”郑阿姨说,“这次改造我们最直观、最满意的就是解决了渗漏问题,环境敞亮又安心。”
除了外立面提档,围绕“便捷”二字,这里还有不少贴心改造值得一提。三水湾农贸市场负责人毛建忠介绍,为缓解市民买菜“停车难”问题,改造过程中,施工方将市场东侧的断头路打通,并清理了路上的小百货市场,把垃圾房改建成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驿站,综合施策改造后的背街小巷连接起泾水路和百隆路,十几米宽的路面两侧,可施划出近百个停车位。针对管道老旧带来的污水反溢问题,这次彻底改造了雨污水管网。此外,市场内还将设立便民服务台,新增一批共享设施,如共享雨伞、便民轮椅等。
【市场东侧背街小巷提升 增加停车位】
与时俱进打造智慧“菜篮子”,这次的智慧化改造同样出彩。“接下来,我们将在主通道两侧安装大数据屏,实时显示日常菜价、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相关产品成交金额等,方便市民货比三家,并做到食品安全可测、食品来源可溯。”毛建忠说。同时,每个摊位前也会安装一块智能显示屏,公布每日菜价;市场内还会安放一台政务一体机,提供相关便捷服务。
“我每天步行半小时到这里买菜,价格实惠,菜也新鲜,今天买了半只鸡、一些土豆和生菜。”作为三水湾农超市场的“忠实粉丝”,家住御溪花园的孙阿姨看着这里一点一滴变化,“改造后买菜环境更好了,比逛超市还灵。”
据施工单位,南湖区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水湾农贸市场改造工程预计在今年4月底完工。越加“高大上”的三水湾“菜篮子”,将在今年争创全省第二批“五化市场”。
让百姓“菜篮子”越拎越精致,是南湖区落脚民生为本,纵深推进“品质嘉兴”大会战的实践之一。杨柳湾、农翔路、文昌路、锦绣、三水湾等一批农贸市场通过改造成了“网红”市场,不仅“颜值在线”,更大大提升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