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看看冷水滩焕然一新的农贸市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永州市冷水滩区各老旧农贸市场纷纷开展升级改造。过去常被老百姓诟病的设施老旧、卫生堪忧等问题消失不见。如今的农贸市场摆脱了昔日脏乱差的状况,一个个实现了“华丽变身”。

冷水滩区凤凰中心市场

走进位于冷水滩区凤凰园上李家的凤凰中心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整洁有序的经营环境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据了解,凤凰中心大市场于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是附近居民重要的生活购物场所,日均接待客户3000人次。2014年为迎接国家级卫生城市测评,市场进行了内部升级改造,目前共有门面10个,摊位 180个,12大类行业经营户共计150户。

“这个市场的环境好,跟逛超市一样。”家住河东的李奶奶一大早就来到凤凰中心市场采购一家人的美食。李奶奶告诉记者,她退休在家每天闲来无事便会到冷水滩区各个农贸市场逛逛,凤凰中心市场的购物环境最让她满意,即使市场离家比较远,她也经常光顾。

不同经营区域区分明显,市场环境整洁卫生

记者注意到,凤凰中心市场对经营业态进行了合理的划分,蔬菜、水果、水产等各个不同经营区域都用不同颜色进行了区分,水产经营区域还统一规划建设了半封闭式柜台,确保了经营环境卫生。市场还同步配套建设了市场管理办公室、垃圾中转站、水冲式公厕等功能区。

“为了使市场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我们聘请了5个保洁员,对市场进行全天候保洁。做到地面、台面、立面‘三面光’。”市场负责人唐美华告诉记者,农贸市场“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对市场摊主实行摊前三包和摊内三包,并要求市场摊主长期坚持,对不听劝告者,勒令其离开市场,通过科学管理和过硬措施,凤凰中心市场形成了市场业主和市场摊主共同搞好卫生的长效机制。

摊贩将垃圾扔进自备的垃圾箱内,维护市场环境

“唐老板人蛮好的,平时我们有什么事都去找他,比如说台面坏了,他很快就会帮我们修好,各方面都照顾我们,一些老人和残疾人进来经营都不收他们管理费的,在这里经营很舒心。”蔬菜摊主李叶青告诉记者。

“4月17号,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市场提质改造,维修台面、地面、屋顶,同时还安装监控,改造三防、水电、水沟等。”唐美华介绍,市场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计划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按照《永州市中心城区示范性农贸市场创建标准》从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同步进行全面提质改造,将凤凰中心市场建设成标准化的现代化市场,营造健康、文明、安全、舒适的市场消费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农贸市场是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4月份以来,冷水滩区对凤凰中心市场、银象市场、三多亭市场、富源市场、梅湾市场、宏平农贸大市场等6个示范性市场进行全面提质升级,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整洁、卫生、舒适的购物环境。

宏平农贸大市场位于冷水滩区中心城区凤凰路与珊瑚路交汇处,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场内有经营户180户。该市场是冷水滩城区主要农贸市场之一,承担着周边近5万户居民购物消费。

“我们这次升级改造主要分为7大块,争取在6月10号之前完成改造内容的90%,6月底全面完工。”宏平农贸大市场业主王超平告诉记者。

据了解,永州印发《永州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提质行动工作方案》,通过提质改造农贸市场,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水平,加强管理人员作风建设,规范市场内部经营秩序,建立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使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努力营造消费者放心、商户满意、群众舒心的消费氛围,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添砖加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