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让农贸市场“颜值”“内涵”双提升

走进位于烟台开发区秦山路的天宇农贸市场,第一印象就是整洁、干净,“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等文明公益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市场内,蔬菜肉类分区合理,地面上是新铺设的砖块,积水污渍基本绝迹,几乎闻不到异味。除此之外,市场内还推广使用智能自助售卖机,市民可自助选取商品,自动计重、微信扣费。“这完全不像菜市场,就是一个超市。”前来买菜的市民纷纷感慨这一改造成果。

农贸市场事关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连日来,烟台市加快推进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按照辐射半径1000米(步行约15分钟)、服务人口2万—3万人规划建设1处农贸市场的布局,在原有农贸市场的基础上,按照“定量不定点”的规划原则,保留2处、改造27处、调整16处、关停6处,力争到2022年8月底前现有27处农贸市场完成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改造,到2023年年底,城区共建成标准化规范化农贸市场81处,其中,三星级及以上标准化规范化农贸市场达到60%,打造不少于10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四星级及以上精品农贸市场,建成保障民生、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和国内领先、展现烟台文明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根据《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的实施方案》,在现有农贸市场的基础上,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烟台市分级分类推进提升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没有条件提升改造的农贸市场,依法实行退出机制。同时,根据《烟台市农贸市场星级标准》,新建农贸市场至少达到三星级,大幅提升三星级以上农贸市场占比。农贸市场开业前要向住建部门申请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向消防部门申请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否则不得投入使用、营业。

烟台市还进一步规范管理考核,引导农贸市场开办者强化日常管理,健全农贸市场管理制度、细化农贸市场管理标准、建立农贸市场内商户奖励惩戒机制,激励商户文明诚信规范经营。同时,建立农贸市场日常检查和星级评定制度,对标准化规范化农贸市场进行星级评定和动态管理,被评为三星级以上的,由市、区两级财政给予奖补,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指挥棒作用。此外,还将加大对马路占道市场的清理力度,农贸市场周边500米范围内不得违规设立早晚市、摊点群等设施,并逐步扩大到全部城区,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引导占道经营者进入农贸市场内经营。

落实区、街道属地监管责任,烟台市探索建立“场长制”管理体制,由街道班子成员担任辖区内农贸市场“场长”,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卡实条块责任,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城管、卫健、应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加强工作联动,确保责任不留盲区,监管不留真空,形成反应迅捷、各司其职、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合力保障人民群众买的放心、用的安心。此外,还利用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农贸市场智慧监管平台,提升监管效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