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 059 2068
手机(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龙城大道31号金地凯旋广场4栋3502
网址:www.sinxinit.net
数据显示,中国生鲜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已经突破五万亿元,而代表着效率和效益的生鲜电商的市场渗透率仅11%左右。
但“宋小菜”用四年的时间证明了一件事——正在线下传统渠道高速流通近90%的生鲜农产品,也可以实现与互联网数据化的深度融合。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菜商大会特邀嘉宾宋小菜品牌公关总监卢羽华,用他们与众不同的“数字化生鲜供应链”为我们解答。
※ 宋小菜为什么选择蔬菜作为切入点?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宋小菜是全国领先的垂直蔬菜领域的B2B交易平台,我们是从2014年公司成立,2015年开始切入业务,到现在也有了4、5年的经验。
我们当时选择蔬菜作为我们的切入领域主要因为两点:
第一,当时在生鲜其他领域比如说水果,已经有百果园、本来生活这样一些巨头,他们已经占据了市场,那么我们发现蔬菜这个领域还没有很多人去介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点。
从逻辑上来讲,蔬菜是中国人的刚需食材。我想在座每一位,一天可以不吃肉不吃米饭,或者可以不吃面条,但是很少有人说一天可以不吃蔬菜。所以就像有才总说的,未来的趋势一定是蔬菜比肉贵。
第二,蔬菜是最非标的生鲜产品,它的供应链建设的难度是最大的。如果能把蔬菜的供应链做好,再去应用其他生鲜品类的供应链,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4万+B2B用户
我们4万+的用户都是B2B用户,以农贸市场的菜贩子为主,那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服务这些B端用户而不是选择家庭消费呢?
是因为我们认为家庭或者个人的生鲜消费是非常零散和个性化的,没有办法汇集成一个非常稳定、规模的订单让上游来安排生产。所以只有汇集这些代表了社区需求的2B用户,形成规模订单,我们才可以去改造供应链。
10+自主研发APP
我们有十多个自主研发的APP,其中有对外的,比如说给客户采购用的,给供应商供货用的,然后也有一些我们自己内部用的工具。但是我们会坚持所有的业务都是在APP上面完成,所有的数据沉淀下来,线上化。
所以我们现在做了4年之后,年销售量超过了30万吨。这个数字按绝对值不算多,但是在蔬菜B2B电商领域,是一个能排到全国前列的数字了。
※ 3万亿农产品流通市场,宋小菜怎么做的?
我们创始人老余,之前他在阿里负责食品和新农业行业,开创了生鲜预售的制度。最初是从酒水开始做预售,后来延伸到干果,再到水果,最后我们把它应用到蔬菜领域。这样一个蔬菜的预售模式,是我们宋小菜的一个基本的商业模式。
反向供应链
这个模式我们就叫它反向供应链,它是从我们城市中1300万生鲜零批商入手,通过采集他们的需求,形成明确的、规模的、稳定的需求订单,再通过宋小菜的数据分析,形成指向明确的蔬菜商品订单,给到我们上游的生产供应商,最后通过第三方的骨干物流,以区域虚拟仓的形式,给到我们零批商去减轻他们的采购负担。
总而言之就是通过这样一个集单,集采,集送的过程,优化整个供应链的环节,提高我们的流通效率。
商品数据库
其中我们一个关键动作——蔬菜商品的数据库,我们通过三个维度来定义我们的蔬菜:
第一个就是它的自然属性,比如说它的产地,品种,品类等等。
第二个就是商品和分级的属性,每一级的商品有相应的定装标准,比如说特级土豆,我们可能定义为4两以上,瑕疵率在多少以下,包装像苹果一样用网袋装好,在纸箱里包好这样。
第三个是我们的售后服务标准,瑕疵率在多少以内是自然产品的正常现象,超出这个范围我们提供退换货的服务。在生鲜领域,提供退换货售后服务的,我们是行业里面第一家。
有了这样一个数据库之后,我们就可以在上下游之前形成一个明确的标准,就是我要的货是什么品种、品类、等级、定装、价格等等。
数字化运营
我们常见的城市里的菜贩子,都是需要凌晨开着小货车或者电瓶车去城市批发市场进货的,那么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APP之后,就可以像逛淘宝一样去采购他需要的货品。
你在APP上对你需要的货提前下单,我们会在第二天或者第三天给他送到,那么对他来说其实是节省了进货时间,而且他拿到的商品是可以提前做选择的,需要什么进什么。
然后,我再把这个订单的需求给到供应商,供应商在发货的时候可以把一些粗加工的定装工作前置,避免菜发到批发市场之后再去做二道的分拣、定装,优化效率。
当我们跑了几年这样的流程之后,我可以得出这个区域内对于蔬菜品类的偏好需求,那我们就可以真正做到以销去定产。
核心数据库
我们沉淀的5个核心数据库:人、货、车、仓、价,尤其前三个“人、货、车”,其实是代表了供应链的核心的节点跟能力。
人:买家和卖家数据库,他们是交易的主要角色;
货:商品数据库,就是我们的商品,我们刚刚讲到的根据不同的品种品类累计出来的偏好数据;
车:物流数据库,物流效率能不能提升,其实是决定了你的生鲜供应链能不能产生商业价值的核心因素。
仓:数字化仓储管理,仓是农产品的一个核心场景,不管是上游的储存仓或者加工仓,还是下游的分拣仓,它都是一个核心的分发节点。
价:商品价格数据库,我们的价格会对种植,流通,销售,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那么我们把这五大数据库沉淀下来之后,再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把它开放给相关的第三方,我们可以提供非常多样化的服务。这是我们对于上游的这样一个意义,小菜能帮他们卖得多快好省。
※ 链接1300万生鲜蔬菜零批商,8000万上游生产商
卖得快,直接对接订单
在传统的销售渠道里面,菜先发到批发市场,菜贩子到批发市场去拿货,下游客户对生产者是不确定的,而我们订单前置,就是先把订单放出来,你在我平台上做预售的全额付款,然后我再把货发给下游。
最快的记录是我们一个土豆的供应商,他原来是3天卖一车,但是放到我们平台上来就是最快1分钟就抢光了。
卖得多,卖一地到卖全国。
其实对中小型供应商来说,一家人或者合伙人在上游负责生产和种植,他们可能派1个人去销地城市,人到哪里货就销到哪里,宋小菜在全国有50多个城市,今年要扩到80个,所以他和我们合作以后就能实现卖一地到卖全国。
卖得好,品质化、标准化
在前面两个基础上,我们的供应商就可以去追求他的品牌化品质化。因为我们是个APP它有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一个履约能力和品控能力我们都会有相关记录,对我们整个平台而言,我们培养一个优质供应商,他就能形成一个品牌的溢价,能够卖得更好。
卖得省,规模化、在线化
我们帮助农户去做生产合作社,去做生产管理,去做规模化、在线化,所以我们的未来是要让农村有更多的可能,让有能力的人回到农村去,做好他擅长的种植和品控工作,从而实现我们的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最后实现我们的乡村振兴。
社会效应——农村产业带头人
浙江日报曾经报道我们的一个土豆供应商,这个供应商原来是在上海卖土豆,和我们合作之后回到安徽老家做土豆种植,一开始两百亩地,订单前置效益很好,当地政府又给他配套三千亩,他带领几十个合作社一起种植土豆,带动贫困村脱贫,这个案例去年也被全国网信办评为了网络扶贫优秀案例。
上游供应商“甜蜜的负担”
和宋小菜合作以后,上游供应商会有各方面能力的瓶颈,资金扩大,团队管理,找冷库,做物流调度等等,那我们就去提供这些产业服务,去给上游的生产组织者赋能,从源头上夯实他们的供应链基础。
这里简单举一个金融服务的例子。之前我们为什么说农业金融很难做,国家一直在强调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可是一直做不了,因为其中有两个核心难点。
第一个我们的种植户是做现金交易的,他们没有工资流水、交易记录和信用记录他们是银行的白户;第二个农民只有农产品作抵押,但是银行不知道你的农产品值多少钱。
所以我们小菜就做了两个事情,第一个,因为他在我们这里有交易记录,可以提供他一个履约能力和信用记录的一个来源;第二个,我们有商品数据库和价格数据库,可以对他的农产品进行估值,这样银行就可以给农户授信,发放贷款。
我们还同时会为银行和农户做两件事:第一,我们提供在库的农产品监管,就是帮助他们去管货,以免发生腐烂变质,不要出现盗抢的风险。
第二,因为我们有天然的销售渠道,不管是对银行也好还是农户也好,如果他有资金变现的需求我们会帮他做一个快速的资金流通变现,从而实现一个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闭环。
所以做生鲜行业其实不是要做一个网上电商,而是一个数字化的产业服务平台。
※ 宋小菜的使命:让我们的农业更轻松更健康
目前我们的业务还是集中在流通端这一块,未来我们会往上下游去延伸,我们有可能自己去做,也有可能把数据和能力开放给第三方合作伙伴。
上游土地流转、农资农技、信贷金融等,下游加工服务、到家服务、消费金融等等,都是我们未来可能要做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生鲜产业生态。
我们的使命是让我们的农业更轻松更健康,不是大家一想起卖菜就觉得是个苦逼的事情。我们帮助大家吃得更健康,我们的农业从业者更轻松,我们整个产业也就更健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