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 059 2068
手机(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龙城大道31号金地凯旋广场4栋3502
网址:www.sinxinit.net
“市场新增了垃圾房,环境卫生变得干净整洁,没有以前湿漉漉的感觉,整个市场的面貌焕然一新,我现在很享受买菜的过程。”每天都要到段家坝农贸市场买菜的马益敏阿姨说。
农贸市场是城市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更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镜子”。新城桥街道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了段家坝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如今的段家坝农贸市场历经了一场文明蜕变,换新姿、亮新颜、展文明,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
打造购物新体验
段家坝农贸市场建于2003年,总建筑面积3298平方米,可容纳摊位90个。由于建成较早,市场停车场路面、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老化现象严重。今年7月以来,新城桥街道投资10万余元,对段家坝农贸市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过道宽敞整洁,摊位标准化,店面门头整齐有序,排风系统、垃圾房、无障碍公厕焕然一新,水果、蔬菜、肉类等分区清晰,一派烟火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文明气息。
市场还专门更新了活禽宰杀区,实行三级沉池,每间店都有独立的沉沙池,可排入市场的三级大沉淀池,汇集后统一从市场的密封管道排入市政排污管道,杜绝市场污物对外直排。市场周边的路面也进行了硬化提升和画线管理,新增机动车停车位52个,满足了市场日常运营需要。
改造后的段家坝农贸市场由里到外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过去的“脏乱差”现象已不复存在,成了“洁净美”的文明窗口,受到市场经营户和周边百姓的广泛好评。“环境弄得蛮干净的,以前路面坑洼不平,现在把它弄好了;停车子都规范了,交通不堵了,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对市场的新变化,经营户朱和兵赞不绝口。
从“口头劝”到“制度促”
塑造经营新理念
走进段家坝农贸市场正大门,墙上张贴的10月份“红黑榜”格外引人注目。“我们在市场内建立了红黑榜制度,监督管理商户的环境卫生、诚信经营等情况,定期对红榜商户和黑榜商户进行公示,红榜每月表彰一次、授流动红旗,黑榜实时曝光,引导商户文明经营。”说起段家坝农贸市场的逆袭,市场管理人员周燕说出了“秘籍”。
目前,市场有经营户70余家,当月选取了蔬菜摊和豆制品摊进行“红黑榜”评比,除了3个经营户上“红榜”外,还有3个经营户上了“黑榜”。走近16号摊位,黄瓜、丝瓜、豇豆、嫩南瓜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摊位的瓷砖没有污点泥垢,显得异常干净。经营户黄师傅在评比中成为“红榜”的榜首。“人有人样,菜也要有卖相。我每天凌晨三点半就到市场,扫地,抹瓷砖,把当天要卖的货整齐地摆放好。”老黄笑呵呵地说。“黑榜”经营户倪大姐在去“红榜”摊“取经”后也明确表态:“以后一定改正,争取拿回红旗。” 接下来,市场还将制定“文明诚信商户”评选表彰方案,每季表彰优秀商户,以点带面,推动形成诚信经营、文明经营的良好环境。
从“入眼帘”到“见行动”
营造文明新风尚
“过去市场内常见的口角、争吵明显变少了。经营户的服务态度都比较和善,我们买菜更舒心!”段家坝农贸市场软硬环境的双提升,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
诚信经营、文明餐桌、公筷公勺等公益广告琳琅满目,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经营者和顾客争做文明市民。市民佩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有序测温进入市场。市场外停车秩序井然,道路畅通。处处可见的文明新风,让段家坝农贸市场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前段时间,市场光禽摊位的商户查海华捡到一个驾驶证、一张身份证、4张银行卡和500元现金。查海华第一时间将失物送到市场管理处,用“大喇叭”找到了失主毛女士。在段家坝农贸市场,像查海华这样的好商户还有很多,这样拾金不昧、善行义举的好事也是数不胜数。
文明环境改变的不仅是经营户,还有顾客。“以前市场地上经常能看见菜叶子、白色垃圾,里面大声吆喝闹哄哄,现在这些情况再也看不到,我的工作量比以前少很多。”菜场保洁员邹美说。
市场设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配备了便民服务箱,带着红袖套的志愿者每天开展劝导文明养犬、规范停车等志愿服务活动。市场入口处还设有宠物寄存的笼子,处处显现着文明规范的“标签”。
华丽变身的段家坝农贸市场,给市民带来了更多便捷和舒适,促进文明素养的提升和文明习惯的蔚然成风,让广大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既舒心又放心。(席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