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瓯海新闻网讯(记者 庄苗苗 陈丹 夏郑兰)6月24日下午,记者在瓯海区娄桥街道融悦中心农贸市场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利用休市时间将上午从摊位上收集的垃圾进行分类,随后直接将易腐垃圾倒入处置设备,生产有机肥料。易腐垃圾不出市场,这是瓯海区探索垃圾就地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一种尝试。
据悉,融悦中心农贸市场面积为4019平方米,共有2层,摊位265个,每个摊位上方均配置电子屏宣传垃圾分类理念。“农贸市场是易腐垃圾比较多的地方,像海鲜内脏、果皮、烂菜叶都属于易腐垃圾,在运送的过程中臭味大又容易滋生蚊虫等。”融悦中心农贸市场总经理毛明杭告诉记者,市场从开业就配置了易腐垃圾就地处置设备,每日产生的易腐垃圾为1吨左右,就地处理后可以生产有机肥料100余斤,不仅让垃圾“变废为宝”,也有助于改善农贸市场经营环境。

瓯海区自2020年探索易腐垃圾就地处置,截至目前,全区已有瞿溪农贸市场、南白象农贸市场和融悦中心农贸市场3家农贸市场配置到位。菜叶子、水果皮等易腐垃圾经过处置设备就地变成有机肥,实现易腐垃圾不出市场,而生产的有机肥料则免费分发给市场内的商户,形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据悉,下一步,瓯海区垃圾分类办将压实行业管理“责任田”,强化“管行业就要管分类”责任落实,加强对各分类业态监督检查力度,同时规范执法、标准执法,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