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 059 2068
手机(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龙城大道31号金地凯旋广场4栋3502
网址:www.sinxinit.net
“红光搭配冷白光,照得肉更加鲜嫩,搭配暖白光,熟食更显食欲,搭配正白光,水果更显新鲜……”近年来,市场上流行着一种通过增加特定光源颜色美化货品外观的灯具,俗称“生鲜灯”,它的使用可以使农产品产生“美颜”的效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发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从今年12月1日起,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近日,记者来到城区多家农贸市场、超市走访“生鲜灯”的撤换情况。
多数经营户执行新规 撤换“生鲜灯”
12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竹洲智慧农贸市场看到,生鲜蔬果和肉类摊位上已看不见色彩艳丽的“生鲜灯”,装上了自然光的灯具。市场的经营户们表示,新规出来以后,市场管理方就及时统一采购灯具并进行更换,对于新规他们表示理解并支持。“以前用‘生鲜灯’,顾客从外面看到的肉是鲜红的,但在自然光下可能就不一样。这个灯换掉以后,肉品是不是新鲜的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一位猪肉摊的大姐表示,“生鲜灯”的灯光对人的眼睛不好,看久了会使人头晕,而且费电,过去自己是看到别人都在用了才跟风使用的。记者从市场管理方了解到,该市场此次共更换了150盏灯,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全部是普通的自然光灯具。
记者来到城区龙景农贸市场发现,销售猪肉、牛肉的摊位也都换成了白色的灯。在一家牛肉摊前,摊主正在招揽顾客,其头顶使用的灯已是普通照明灯。摊主说,在此之前市场管理方已经告知他们要进行灯具的更换,如今市场里全部使用的都是正常光源的灯具。正在购买牛肉的韦女士说:“以前的灯光照下来之后肉品看起来很鲜亮、红润,但是拿回家在自然光下一看,发现颜色没有那么好看,现在换了灯以后,肉的颜色更加真实,我们购买的时候心里也更踏实一些。”
在龙景片区一家大型超市的肉品区和蔬菜水果区域,已经看不到以往常见的红色、绿色光源的灯具,全部换上了白色、暖白色的灯光,各类生鲜食品在明亮的灯光下呈现出自然的状态。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接到通知后他们就统一给生鲜食品摊位换了灯,将原来的“生鲜灯”全部更换成了普通的照明灯。而记者在另一家超市则看到了两种灯光的灯具,一种为正常的白炽灯,一种为偏粉的暖光灯。该超市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也知道现在是不允许使用‘生鲜灯’了,但新规里没有提到照明设施的色温范围、显色指数等指标,缺乏具体灯具测评指标,到底该买什么样的灯换上我们也把握不准,如果有检查认为我们超市的灯不符合规范,我们会立即进行整改。”
记者走访了城区的人民市场、向阳市场、迎龙市场、那马市场以及多家大型超市发现,多数经营户已经开始执行新规,撤换“生鲜灯”,也有极少数摊位仍在使用,肉摊上方开着暖红色的灯,在红色光线的照耀下,猪肉呈现出鲜红色,显得十分有光泽。有商户表示:“大家都换了,我们肯定也会按照规定来换,等买好了灯具马上就换上。”
消费提示:仍使用“生鲜灯”最高将罚3万元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生鲜灯”本质上是一种冷光源照明灯具,主要利用不同颜色的光源来突出或掩盖食品的色泽和感官性状,在“生鲜灯”的照射下,人眼看到的物体颜色较自然光下的颜色更鲜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也被称为“美颜灯”。
从12月1日起,这种起到“美颜”作用的“生鲜灯”被全面禁用,违反“生鲜灯”相关条款的,将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2月之前,我们就已经对农贸市场、商超等区域开展检查,要求各经营主体按时将‘生鲜灯’换成普通照明灯具。目前农贸市场、商超已基本完成更换。”右江区食品经营安全监管股股长吴章涛介说道。
“生鲜灯”全面禁用后,商家如何正确购买和使用照明灯具,百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科科长韦宏坚表示,按照规定,如果商户使用的灯具给农产品的外观产生巨大差异,就是不符合要求的灯具,需要及时更换。记者了解到,目前,城区农贸市场周边、商超等地大部分经营户已按照规定完成更换,为更好地落实新规,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全面开展“生鲜灯”规范治理工作,加大对各大商超、生鲜店、农贸市场等地的肉类、熟食、水果蔬菜等摊位内的“生鲜灯”进行检查。12月1日以后,消费者如果遇到继续使用“生鲜灯”的商家,可以拨打12315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及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