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 059 2068
手机(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龙城大道31号金地凯旋广场4栋3502
网址:www.sinxinit.net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周爱娜
有人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更有人说,了解一个城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逛逛当地的菜市场。小市场连接大民生,每个城市的菜市场,都藏着居民们最朴实的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出城市的管理与服务水平。记者近日走访了我市多个菜市场,看到老字号与新业态的互补、消费场景的丰富、农贸市场的智慧化升级……各个菜市场正以各自的特色与浓郁的生活气息,吸引着热爱生活的人们。
“逛吃逛吃” 市井里的美味诱惑
提起藏在菜市场里的美味,甘井子区山东路附近的大湾市场算是极具代表性的,很多人是专门奔着那里的美食一条街去的。在抖音上搜索“大湾市场”,最先跳出的视频也多是关于美食的介绍。记者来到大湾市场时并非饭点,但多家店外已排起了长队,店内香气氤氲,品类繁多的美食以其特色吸引着各自的拥趸。
常逛大湾市场的老顾客们大都有着各自心仪的美食图谱。“小碗的来一碗风味豆腐脑加老家熏肉大饼10元组合,我每次都这样搭配。”家住山东路附近的市民小孙颇有经验地推荐。
初来乍到的顾客则更多根据网络攻略“按图索骥”。刚排队买完麻辣烫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专程来此打卡美味的,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收获——茄盒、鸭货、椒盐饼等。
大湾市场的老字号“来一碗风味豆腐脑”店老板许新尧对食客远道慕名而来的现象并不陌生:“旅游季节还经常有外地游客专程找过来,说是在网上看到的。”对于能靠特色与诚信经营“出圈”,许新尧颇感欣慰。
记者走访多家菜市场发现,将生鲜蔬果与特色小吃结合,让人们于购物之外边逛边吃已是常态。在人潮涌动的菜市场里沉浸式品味地道的美味,能更快速地了解一个城市的“胃口”,触摸城市最鲜活的一隅。
于吆喝声与人情味中 开启一场治愈的Citywalk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放在露天菜市场的形成上似乎也颇为适用。从最初的几家散摊到陆续形成规模经营,露天菜市场从侧面印证着一个区域的发展。在时下流行的Citywalk(城市漫步)中,菜市场占据着重要一席。
位于甘井子区湾家的大沟早市,不同于很多市场的四通八达,这里只有一条长长的通道,摊位紧密相邻,有序地分布于通道两侧,大多是“前店后车”的模式。丰富多样的农副产品密集排列,生鲜熟食各自分布,更有衣帽服饰日用百货夹杂其中,叫卖声、交谈声不绝于耳,蓬勃热闹的氛围让人瞬间卸下职场角色,融入最平凡的生活。
货品全,价格低,这些朴实的理由让这里每天都人流如织。“到周末都得人推着人走”,住在附近的居民石大叔告诉记者,他几乎每天都来逛早市,日常的食材都在这里采购,跟很多商家也熟悉,购物之余唠几句闲嗑,菜市场俨然一个小型的“熟人社会”。
家住高新区的市民杨欢则是每周来一次,“逛之前没做购物计划,边走边看边买,不仅不会落下要买的,还常有意外收获。”前不久,她刚在大沟早市收摊前以20元的价格买到了6条大偏口鱼,颇有一种“中大奖了”的喜悦。“每次不是买够了才返程,而是实在拿不动装不下了。”杨欢说,这种物美价廉的大采购过程让她感觉格外“治愈”。“在这里绝对不会有囊中羞涩的挫败感,这来一捆,那来一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再想想这个做给孙子吃,那个对老伴儿的口味,简直是幸福感爆棚。”
热气腾腾里 藏着生活的重担与梦想
菜市场里汇聚着来自天南地北的经营者,各种口音的叫卖声汇成热气腾腾的生活,为同乡顾客带来亲切感,也真实展现着这个开放城市的包容性。
菜市场承载着中年人的“养家驱动”。从山东来连的老于在大沟市场经营水果生意十多年了,“儿子来大连上大学,我们两口子就跟过来,靠卖水果供他读书。”老于说,他起早贪黑赚的都是辛苦钱,但想到儿子,就感觉生活有奔头。
菜市场也支撑着青年人的“创业梦想”。35岁的陈晨大学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的白领,大约6年前,她选择到大沟早市卖榛蘑、木耳等延边老家的山货,“都是我们老家的一手货源。”从刚开始的羞于开口叫卖到现在能够熟稔地向顾客介绍,积累诸多回头客,并开拓网络销售,陈晨颇有成就感,赚的钱一部分用来生活,另一部分则投入到她和丈夫培养羊肚菌的事业上。
菜市场里更不乏本地乡镇的居民,他们在此出售自家生产的农产品,并随着季节不同变换着应季的品种,有自种的绿色蔬菜、自己晾晒的咸鱼甚至自采的野菜,这些在市场上都颇受欢迎。
“智慧加持” 传统菜市场焕发新生机
前不久,中山区的桃源市场完成了升级改造,以焕然一新的风貌和智慧化升级,吸引着新老顾客。近日记者在桃源市场看到,“智能电子秤+智慧农贸商品销售系统”共同构成商户前台商品销售终端系统,位于市场入口的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交易信息,五星摊位、商品排行榜等信息一目了然,称重、溯源过程更加透明化。
消费场景的不断创新,让传统菜市场焕发着新的生机,在作为中老年人主阵地的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顾客小袁告诉记者,自桃源市场改造后,她越发喜欢周末到这里逛逛,“相较父母,我们年轻人大多更喜欢逛超市,对购物环境还是挺挑剔的。”小袁说。但桃源市场改造后,给她一种兼容了超市整洁快捷与菜市场接地气的购物体验,“逛起来很舒服”。
摊主汪春梅在桃源市场经营干果生意十多年,凭借口感绝佳的炒栗子吸引了大量的回头客,对于改造后的市场,她颇为认可:“以前说实话环境不太好,顾客匆匆买了东西就走,不愿多逛,现在大家逛的时间明显变长了。作为经营者,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心里也觉得亮堂。”
无独有偶,高新区的小平岛市场目前刚刚完成改造进入试营业阶段,以崭新的面貌与智慧化升级服务顾客。记者从大连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我市主城区16个市场投入到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之中,目前已全部竣工并开始营业。其中,10个市场升级改造为智慧化农贸市场。“大连市商务局力推农贸市场智慧化升级”被中国商务新闻网-营商环境与区域开发专栏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宣传报道。经过“智慧加持”的菜市场,正以华丽的变身与创新的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加时尚的体验,为城市发展增添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