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 059 2068
手机(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龙城大道31号金地凯旋广场4栋3502
网址:www.sinxinit.net
保平小区居民陈娃娃——
“我们家门口这个菜场现在有一个智能AI识别电子秤,既不会短斤缺两还能全程追溯。我买了20多年的菜,每天依然最爱逛菜场。”
今年,示范性智慧菜场建设列入了2023年上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已在沪16个区共建设完成了25家,完成率125%,超额完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原定目标。
劳动报记者注意到,在智慧菜场焕新升级过程中,注入了不少便民、利民的“数智化”元素。
“数智化”元素上新
地处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宁家·平顺菜市场1780平方米的空间保留了传统菜场的“烟火气”。今年5月,该菜场完成本轮智慧化升级改造,通过数字赋能提升能级。
宁家·平顺菜市场。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一块大屏幕,包罗万象。”宁家·平顺菜市场负责人皋强手指菜场入口处的大屏幕说道,偌大的市场里,从商品促销信息、商品分类占比、每日检测数据,到交易数据总额、市场交易走势、实时交易数据都可一目了然。
“从外观到内在,只是通过数据化整合的方法,让传统菜场更干净、简洁、清晰、明了。”大宁集团金贸公司副总经理钱万华向记者讲述了旗下14家标准化菜场的升级理念。“在区属国企大宁集团的支持下,惠民与创新共进,各菜场数智化元素上新,在硬件上加入智慧化运行管理系统、智能大屏、智能AI识别电子秤、客流监测与行为识别检测,实现整体数字化改造。”
“对菜摊来讲,智能AI识别电子秤明显得到了更多顾客的认可。”张斌斌与张春妮姐弟俩每天凌晨2点出发、从南汇赶到平顺菜市场,将最新鲜的本地郊菜和一部分优选的客菜带到市场销售。拥有大专学历、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张斌斌也曾经是一名健身教练,如今他已在该菜场扎根、是很受周边社区阿姨们喜欢的摊主。“每天大约销售1000斤左右的蔬菜,销售率基本上可以达到9成以上,新鲜叶菜几乎是天天售罄。”
每天中午,张斌斌就能提早卖完收摊,翌日凌晨再送来当天最为新鲜的蔬菜。他透露,改用智能AI识别电子秤后,往来的消费都有了数字化记录,菜品摆放上称后自动识别,前后数据都可查询。
张斌斌与张春妮姐弟俩的蔬菜摊位人气旺。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地处长宁区天山街道的九华邻居里·美天天山菜市场,进行了一系列数智化的焕新升级改造,于今年5月25日开业。为了让消费体验升级,该市场在“数字附能”时,着重打造“智慧新脑”,实现“一屏通览”,并通过运用智慧化手段,搭建ERP系统、PC秤、AI信息公示屏等设施,有效实现智慧支付、信息公示、食品溯源、智能监管等多项功能。
“全场部署AI识别电子秤,实现量价数据的自动、实时采集。通过手机‘扫一扫’蔬菜牌价上的二维码,能够识别蔬菜的具体溯源信息。再向内走到猪肉摊,买上几两肉,结账的小票单据上也有二维码,扫一扫便能知晓肉从哪里来。鱼虾蟹水产都可实现溯源。”菜市场负责人闵杰透露,“数智化”革新后,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扫码溯源更为清晰。“同时,我们按照统一标准实现市场全方位业务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包括环境卫生、安防监控、巡查巡检、电子台账、服务质量、商品追溯、食安检测、量价分析、信息公示、市场营销、会员运营等,日常管理更加精细化。”
小票上有二维码,扫一扫可以实现溯源。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多种方法让菜价降下来
有了“数智化”的工具,更要想办法让传统菜场的菜价降下来。
今年,静安区宁家·宝德菜市场引入了一家市场里的“店中店”。徐巧玲是这一“蔬菜超市专区”的工作人员,她告诉劳动报记者,这里以郊菜为主、客菜为辅,供应几十种品类的平价蔬菜。按照牌价显示,青菜、卷心菜、冬瓜、大白菜都在1元以内,杭白菜为每市斤1.98元。
“通过在菜场里设‘蔬菜超市’的形式,让市民能够买到平价蔬菜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市场里其它蔬菜摊位的菜价联动下降,惠及百姓。”钱万华透露,为了让“蔬菜超市”模式持续经营,宁家·宝德菜市场还为其提供了冷库设备,让一部分新鲜蔬菜能够实现储备供应。
静安区宁家·宝德菜市场的“蔬菜超市专区”。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百姓对菜价最为敏感。每天供应30多个平价菜品种,都是企业货源直供菜场,真正把蔬菜价格‘打下来’。”美天天山菜市场里,长宁区特设平价菜专柜销售人员张青香如是说。
“一斤肋排35元、五花肉27元,每天能卖上200斤左右。”平顺菜市场金锣猪肉摊摊主杜运帅告诉劳动报记者,猪肉明码实价、实时显示。“你看这一单,切了一小块,总价支付9.3元,按需购买,让消费者得实惠。”
推广湿垃圾就地减量
菜场是周边社区居民们最爱逛的点位,随时随地进入,如何确保干净整洁?钱万华透露,在今年的智慧化升级中,为标准化菜场增添了两样新设备。一是智能拖地机,在对市场整体人工清扫后,采用机器全面拖地清洁,让地面保持整洁度和干爽度。二是引入了一套湿垃圾就地减量的智能工具。
湿垃圾就地减量的智能工具。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菜场主要是湿垃圾多。在实施垃圾分类时,大量的湿垃圾清运存在难点。”平顺菜市场外的弄堂里,打开两扇卷帘门,露出了减量仪器的“真容”。钱万华透露,这样一台设备需要投入资金30万元,实现湿垃圾的就地减量压缩。“比如市场平均每天至少有12桶湿垃圾,经过就地减量后,压缩至5-6桶,便于垃圾清运。”
皋强介绍,每天,市场会定时定点在室内的交叉路口放上几个大型的垃圾桶,摊主们也会主动将摊位上摘下的菜叶或是肉糜、鱼虾内脏等统一放入“回收桶”,便于市场统一进行垃圾处理。
建成小型商业综合体
平顺菜市场坚持保留烟火气、还原大型菜场的“本味”。美天天山菜市场却走了另一条“小而美”的路线,在今年的智慧化改造升级中,菜场不再是单一的买菜功能,而成为了拥有社区餐厅、小修小补等便民、利民业态的“九华邻居里”社区商业综合项目。
美天天山菜市场。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总面积1442平方米,北区以标准化、智慧化菜市场功能为核心,南区则是围绕长宁“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打造的社区商业、面积约502平方米,通过引入社区食堂、小修小补、早餐工程等便民、利民业态,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暖心服务,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舒心,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可以驻足、观赏、休闲和消费的聚集地。
“商场里才有的蛋包饭,走到菜市场里也一样能买到。”中午时分,林祖荣打开“叁福食堂”店门,店内堂食座位不多,周边居民或是附近办公楼的白领来觅食午餐,也会将餐食搬到菜场入口咖啡吧所设的休闲卡座上,边吃边聊。也是在菜场里,还有星级酒店大厨水准的港式烧腊,烧鹅肥而不腻、现烤现切现售。
“修了几十年的钟表,菜场升级改造时找到了我们,所以来到这里设摊给大家提供便民服务。维修价格比外面便宜40%。”黄成飞和爱人黄瑞霞在菜场的便民服务小店里摆起了钟表维修摊,也能为百姓配老光镜。虽然每天需要从嘉定家中赶到长宁,但已然退休后的他们仍乐此不疲。“成本价维修,主打就是发挥余热和便民。”
智慧菜场设慈善超市,为周边老年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美天天山菜市场供图
“智慧菜场也要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便利。有些老年人不会上网,我们这里摆放的平价衣物,价格比网上更便宜,质量也好。拉链坏了、要改衣服长短,都可以走进来,几元钱的人工费快速解决问题。”美天天山菜市场慈善超市负责人李玮说,“响应街道号召,一部分营收也会用于慈善爱心公益。”
“配锁、小家电维修、家政服务,都能在菜场里‘找到方向’。智慧菜场升级,我们也保留了浓浓的人情味。希望大家喜欢走进身边的菜市场,买买逛逛休憩片刻。实现‘邻居里、零距离’。”闵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