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智慧农贸市场概念出现以来,全国一些走在农贸市场改造前沿的地方政府也在不断的探索如何让当地的农贸市场能够顺利转型,最终找出一条能够普遍适用于各大农贸市场的改造之路。而对于一些缺少智慧农贸市场改造经验的地区来说,更是在如何让农贸市场改造在痛点上“犯了难”! (一) 农贸市场最主要的改造痛点是什么?
痛点一:农产品溯源难实现
为保障我国老百姓食品安全,实现“舌尖上的安全”,根据国家最新修订发布的《食品安全法》来看,建立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已成明文规定。因此各地区政府在农贸市场改造中必须要将溯源体系放在智慧化改造中的“第一位”。
痛点二:农残留药物检验不清楚
现今是农残留药物检验泛滥的时代,不少消费者宁愿买长相一般或者较差的农产品,也不愿意去买“卖相好”的农产品,归根结底就是觉得田地里长出的农产品不可能会有这么好的卖相,这捆白菜叶子完整无缺肯定是打了很多农药,这只鸡长得这么大肯定是打了很多激素。对于市场方来说对市场内进行药物检验不是难题,关键是对这些信息的集成与公示做不了,消费者只能“蒙在鼓里”。
在农贸市场改造逐渐成为一种农贸市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后,目前已经有不少地方政府在针对农贸市场改造痛点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最近厦门市农贸市场又有了新规范即将发布。
改造痛点一:溯源智能秤系统+溯源二维码
据中国食品安全报报道,厦门市政府单位起草并通过了《厦门市标准化农贸市场溯源体系建设规范》, 按照文件要求,农贸市场都要配备农产品溯源监管系统、追溯节点系统。同时还需要提供“农产品溯源二维码”供消费者扫描查询。即以智能追溯秤和软件系统为载体,让农产品交易信息、检测信息透明可追溯!
改造痛点二:农产品检测检验记录系统+显示屏公示
而根据浙江龙湾区出台的《智慧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可以得出该地区通过在市场场所外、经营场所通道上方设置显示屏,让老百姓对菜品检测信了解更方便。
食有源,方能心安!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实现农贸市场智慧化改造,我们不只是为了响应政府的农贸市场改造机会,而是让每一家传统农贸市场主动拥抱智慧农贸市场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