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深圳市深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 059 2068

手机(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龙城大道31号金地凯旋广场4栋3502

网址:www.sinxinit.net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尽快让消费热起来、让经济活起来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尽快让消费热起来、让经济活起来

发布日期:2020-03-19 作者: 点击:

3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介绍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等有关情况。



关键词:促进居民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介绍,最近一段时间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出台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之所以出台这个意见,主要是两方面的考虑:首先是中央有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第二是现实有需要。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2019年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7.8%,已经连续六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引擎”。这次疫情对消费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是我们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的关键举措。特别是在当前国外疫情加速滋生和蔓延的新情况下,集中精力扩大国内消费、培育强大国内市场正当其时、非常必要。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围绕着促进居民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这条主线,我们出台了文件,总共六个方面十九条政策措施。围绕“愿消费”,从供给侧出发,出台了八项政策措施,着力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围绕“能消费”,从需求端考虑,出台了六项政策措施,着力稳定和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围绕“敢消费”,主要从维护权益角度考虑,出台了五项政策措施,着力打造诚信、安全、公平的消费环境。好的政策出台只是良好的开端,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配合相关部门狠抓十九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真正提升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关键词: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中回落


哈增友介绍,受疫情影响,1-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下降超过两成,消费造成了不小冲。短期看,冲击影响比较大,但综合起来看,疫情的冲击还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总体上是可控的。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特别是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被疫情抑制、冻结的消费需求很快会释放出来。同时,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也很快会培育发展壮大起来。这里面的关键是我们要主动作为,化危为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作用,与有关部门一道,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消费工作:第一,全力保障吃穿用基本消费。第二,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升级消费。第三,重振文旅和餐饮消费。第四,扩容提质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第五,全面推广健康消费。第六,着力释放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消费潜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左右协同发力。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推进复产复工、恢复营业的主体责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紧取消过度管控的做法和规定,尽快让消费热起来、让经济活起来。


关键词:新型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哈增友介绍近两年来消费领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壮大。2019年我国网上零售额已经达到10.6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16.5%。在这次疫情期间,以网络购物和网上服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展现出了强大生命力,新型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下一步围绕培育发展新消费方面,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快以5G网络和数据中心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信息服务全覆盖。第二,鼓励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新模式,促进传统销售和服务上线升级。第三,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促进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第四,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推动新消费健康发展。




关键词:消费市场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介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后,居民的外出急剧减少,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对2月份影响巨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7个百分点。大宗耐用消费品当中,汽车销售额同比下降37%,家具下降33.5%,建材下降30.5%,家电下降30%,住宿、餐饮、美容美发、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这些行业和业态客流大幅下降,企业的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与此同时,我国的消费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活力和新的增长点。疫情发生以后生活必需品消费稳中有增,餐馆的堂食转外卖、外出用餐变成了居家做饭,1-2月份食品销售同比增长9.7%。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不断拓展,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费新模式、新方式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药店”等逆势发展,信息消费、防护用品、卫生健康用品这些消费显著增长。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明显地好转,企业复工营业加快推进,市场销售触底回升、稳步向好。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品牌连锁店、电商平台以及快递业的开业率都超过了90%。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中回落。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零售企业2月下旬日均销售额比2月中旬增长了5.6%;3月上旬,环比又增长了0.5%。总体来看,疫情对消费短期的影响较大,中期趋于平缓。随着国家和地方出台一系列的促进消费回补释放的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后期消费会逐步恢复。疫情期间,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疫情使我国市场和流通经受了一场严峻的大考,疫情不会改变我国消费长期稳定和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健全农产品流通的骨干网络,构建新型的农产品供应链条


王斌介绍,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贯穿国民经济循环的全过程,既是起点也是终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对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统筹防疫保供、流通发展和消费促进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壮大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做出贡献。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重点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力企业复工营业。企业尽早复工营业是消费回补释放的前提,目前商贸流通行业复工营业的情况总体向好,但是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住宿餐饮、美容等领域复工率还有客流的恢复依然偏低。商务部将进一步加强摸排调度,指导督促疫情风险低、复工进度慢的地区抓紧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门营业,尽快恢复市场正常的经营水平,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二是扩大重点商品消费。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9]42号文件已经出台的政策,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提促进汽车、家具、家电等重点商品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支持引导各地制定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电子产品以旧换新。三是壮大服务消费。引导餐饮、家政等生活服务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下沉社区,创新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服务。促进家政行业提质扩容,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员工制企业发展,扩大供给规模,提升供给质量。四是促进城市消费。加快推出一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启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指导步行街分类防控因街施策,抓紧组织商户开业复市,尽快吸聚人气,重振街市繁荣。完善便民消费网络,优化便利店、菜市场布局,打造社区的便民商圈。五是提升乡村消费。推进电商进农村,扩大覆盖面,完善末端的销售网络,健全农产品流通的骨干网络,构建新型的农产品供应链条,抓好电商和产业扶贫,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贫困地区开展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六是培育新型消费。支持电商平台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实体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支持中心城市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促进小店经济的发展。这次疫情当中许多企业推出了无接触配送、社区定点提货等新模式,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七是创新消费促进平台。指导各地分区分级、分类分时开展消费促进月、防疫保供网上行、云上购物节等活动,做大双品购物节,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在公正公开的前提下,面向特定的群体、特定的商品、特定的领域推出各类消费券、购物券,促进消费回流和人气回升。使用财政资金的活动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关键词:加快推动社区便利店的发展 支持社区菜市场的建设改造


王斌介绍,社区商业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区商业的发展,2019年出台的国办发42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优化社区的便民服务设施。商务部连续两年将社区商业发展列为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推动的重点内容。各级商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社区商业发展,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加快推动社区便利店的发展。去年底商务部会同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指导意见,部署指导各地优化便利店的网点布局,大力推进便利店品牌化建设。2019年,大型连锁便利店新开业的门店超过1.2万家。各地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社区便利店建设,比如北京提供财政资金支持,部署用三年时间建成连锁便利店6400个,实现社区的全覆盖。二是支持社区菜市场的建设改造。中央和地方财政积极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推进菜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菜店等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建设改造,提升建设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2019年各地建设改造的标准化菜市场140多个,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消费环境。三是促进社区生活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的建设,整合餐饮、洗染、美容美发、家政、培训、快递、维修等消费服务功能。2019年,全国已建成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200多个,推动传统的中小型百货商场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转型,向集超市、餐饮、教育、培训、娱乐、文体、健康等为一体的邻里型社区服务中心转变,构建便民服务消费圈。四是创新社区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各地积极推广自助结算、扫码支付等智能技术进行便利店的数字化改造,整合实体便利店与线上资源,开展全渠道的经营,强化互联网+便利店建设,探索推行社区体验式电商、社区无人零售、无接触配送等新模式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像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美团“安心餐厅”、京东到家等一大批促进社区消费的创新模式。疫情期间,武汉实行社区封闭升级管理以后,保供电商平台的数量由11家增加到40多家,为满足社区居民消费需求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促进产销对接 拓宽销售渠道 出台扶持政策 畅通物流运输


王斌介绍,疫情发生以后,前一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区集中出现了蔬菜、水果、禽类、水产等鲜活农产品滞销的现象。但是目前,这一阶段以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总体来看,除湖北以外,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已经得到明显缓解。一是促进产销对接。商务部发挥农产品滞销信息线上收集发布平台的作用,动员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超等各类流通主体与农产品滞销地区直接对接,拓宽销售渠道。截至3月17日平台累计收集发布农产品滞销信息5000余条,撮合销售滞销农产品3万余吨,其中贫困地区的农产品7000余吨。二是拓宽销售渠道。各大电商平台通过集中采购、直播销售、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助力农产品销售,阿里实施的“爱心助农计划”帮助农户卖掉农产品超过3万吨;京东和14个原产地达成了1万吨的滞销农产品包销合作;拼多多的“市长县长直播间”获得了订单17万份,销售农产品超过100万斤。三是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采取减免费用、设立专区等方式扩大滞销农产品的销售,一些地区出台运输补贴、收储补贴政策,解决滞销问题。比如广西对采购砂糖橘的商户给予运费补贴,截至目前滞销的砂糖橘已经销售了500多万吨,超过了90%。四是畅通物流运输。针对前期局部地区限行设卡阻滞农产品运输的情况,商务部加强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部门的横向协作,与有关地方政府直接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打通农产品的物流运输通道,促进货畅其流。


本文网址:http://www.sinxinit.net/news/2092.html

关键词: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解决方案       |     产品与服务       |        客户案例       |       新闻资讯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中科深信       |

联系我们

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电话:4000592068

研发中心: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城大道31号龙城金地中心3502

生产中心:东莞市凤岗镇东深二路66号天安数码城N2栋1202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

  • 在线客服
  • 联系电话
    18129918580
  • 在线留言
  • 手机网站
  • 在线咨询
    欢迎给我们留言
    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姓名
    联系人
    电话
    座机/手机号码
    邮箱
    邮箱
    地址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