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
是一个城市中最具烟火气的场所
同时也是人员密集之地
可燃物品多
用火、用电、用气量大
潜藏的消防安全隐患众多
一旦发生火灾
2020年8月,福州马尾区罗星农贸市场因一摊位经营者在收摊后未关闭电源发生火灾,造成农贸市场内多个摊位被烧毁,给部分经营户带来了许多经济损失。一些农贸市场内,商户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电线,市场管理员常对这些消防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无法及时排查隐患,整改也敷衍了事。此外,部分管理员责任心缺失,无定期检查维护电气线路,老化、损坏的线路和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换,埋下安全隐患 。
农贸市场货物多为塑料、纸张等易燃可燃品。经管理方多次劝导,部分商户仍为图方便随意堆货,堵塞消防与疏散通道,屡教不改 ,存在安全隐患。
有些市场虽然设置了专门消防车道,但经常被各种机动车、三轮车以及流动摊贩阻塞,管理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人工巡逻和劝导,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导致消防车道难以保持通畅。
不少市场管理方对安全逃生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市场内的广播、显示屏等资源进行宣传,导致商户和顾客对逃生知识了解有限,对逃生设施与逃生路线也毫不关心。农贸市场消防,重点在“防”。做到及时排查潜在隐患、监督与管理好经营户的经营行为与习惯、提升市场安全逃生通道认知,能有效降低火灾风险,保障市场平稳有序运营。
位于温州的上塘综合农贸市场,就将消防排查列入管理员考核机制,要求在日常巡检时使用智慧工具—巡检APP对消防排查拍照留档,大大减少管理员忽视、偷懒的现象,实现日常巡检效率提升。比如对于电气线路检查,会详细记录线路走向、是否存在破损老化等情况,并配上清晰照片,避免因记录模糊或错误出现漏洞。
同时,位于浙江的箬横农贸市场也使用智慧工具—巡检APP,在实际运用中对占道经营、杂物随意乱扔等商户火灾潜在隐患行为进行留据上传,并结合市场管理制度实施商户奖惩管理,考核结果在信息大屏公示,破解了“人情社会”管理难题,真正做到火灾隐患有效整改。新马路邻里市集借助后台导入市场平面图以及消防逃生图,在主要出入口的查询屏上进行日常轮播投放来增强大众的安全逃生意识。通过持续的轮播展示和宣传培训,预计市场内80%以上的商户和顾客能够熟悉市场安全逃生通道位置和疏散路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逃生判断。农贸市场的繁荣离不开消防安全的保障,在日常管理中,从细节处着手,将火灾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别让“烟火气”变成“焰火气”。